<!--go-->
東郡治地,浚儀。
韓王在十一月中旬下令廢大梁稱呼,改稱浚儀。浚河流經大梁,而大梁在春秋時期本名為儀邑,兩者結合,故為浚儀。糊塗的百姓只是覺得稱呼變了而已,而政zhì嗅覺靈敏的魏地豪族們卻是察覺到,韓國有意淡化魏國的影響力。說到魏國,自然會說到大梁。大梁都不在了,魏國又在哪裡?龜縮在安陵的那個魏國早已不能代表有著數百年曆史的中原強國。所有人都清楚,安陵就是韓王賞賜給魏王圉養老的一個城邑罷了!
和韓國相比,魏國的世族無論是數量還是勢力都要大得多。這個戰國時期最先變法圖強、稱霸天下的國家培養出一大批勳貴,他們子子孫孫雖然沒有先祖英明,甚至落魄了些,但虎死威猶在,在地方上,他們依然是龐然大物的存zài。
雖然韓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滅亡了魏國,俘虜了魏國上層的所有勳貴、官員,但依然有數量眾多的地方豪族分佈在數十個縣裡面,對在魏地尚沒有立足腳跟的韓國抱著忌憚又提防的心思。
這些豪族幾乎壟斷了地方上的每一個城邑,大到一縣之令,小到衙役,大半是他們的人馬。雖然韓國以堂堂之兵鎮壓住了局面,這些豪族表面上也很配合,但這並不意味著,韓國已經讓魏國的地方豪族們真正屈服。雙方表面上的融洽更多的是為接下來的相互試探做準備。於韓國而言是想求穩,於地方豪族而言是為了避免動盪危及家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