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六個月的時間真的太短了。自晉陽至函谷關,長達八百里的戰線皆為秦軍所佔有。趙、魏聯軍主力又被一分為二,首尾不能呼應,只能各自為戰。除非韓、魏兩國抽出一支援軍支援南線,佯攻函谷關。在這種情況下,秦軍擔心後路被斷,才會被迫退兵。
不過,韓國實在弱小了些。幾個月前一系列的戰事,韓國收穫雖大,損傷亦重。如今韓國舉國可用之兵不過二十五萬,秦軍又在南陽以北虎視眈眈,直接導zhì韓國派不出援軍。
魏國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景陽五萬大軍屯駐邊境,兵鋒直指大梁,魏國如鯁在喉,不敢妄動。
現在戰局膠著,河東郡的趙、魏聯軍在開始吃了點小虧後,憑藉人數上的優勢,已經扳回了局面,重新佔據上風。但其四面皆是秦軍,一旦糧草不濟,軍心動搖,只能是全軍覆沒的下場。好訊息是糧草儲備還有剩餘,足夠大軍三月之所需。壞訊息是,三月後若是沒有援軍或者糧草補給,只能被迫突圍。
晉陽方面的情況更加混亂,兩軍皆背靠國土,本可全心應戰。但秦軍勞師遠征,糧道太長,糧草補給不便;趙軍雖是境內作戰,但山路難行,糧草運輸困難,更重要的是,邯鄲存糧亦不多。
秦、趙兩軍兵力相當,誰也不願放棄有利的防守去主動進攻,廉頗也因此才憂心忡忡。如果要速戰速決,那就要集合大軍,最好三十萬。強徵全國之兵雖然可以讓自己佔據壓倒性的優勢,但糧草問題決定自己只能選擇全線出擊,只要稍有破綻,而白起又抓住的話,那就是大敗的下場,那就是破國的災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