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其實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大地上就出現了麻質纖維紙,但因質地粗糙且成本極高,一直沒有廣泛普及。直到東漢元興元年(105),太監蔡倫改進造紙術後,紙張才變得物美價廉,得到大量普及。
太子然深感如今使用竹簡的不便,決定祭出紙張這一“軟殺器”。如果說水泥是眼下韓國最重要的軍用物資,那麼紙張將會成為韓國賦稅的另一重要來源。
有了水泥,韓國就可以修建遍佈全國的馳道,一旦有任何戰事,別處的軍隊可以迅速支援。相信別國在看到如此大的好處後,肯定會購買。這時,佔據主動的韓國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用水泥與別國交換戰馬、糧食等重要物資。
有了紙張,沉重的竹簡將被徹底丟棄。辦事效率加快不過是次要的,賺取大量的錢財也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吸引大量的人才來韓。太子然已經想好了,要效仿稷下學宮一般興建一個書院,培養大批人才,而紙張就是吸引人才來投的利器。
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如何才能死後精神不朽呢?一曰立德,二曰立功,三曰立言。對大多數身懷才能的人來說,立德立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唯有著書立言是最佳可行的。但用來記載文字的竹簡太過沉重,無法大規模推廣,這就導zhì有才之士的思想不能為大多數人所知。紙張就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