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田法,很有畎畝法的味道,卻比之更加高明。
播種於甽中,苗生葉以上,稍耨壟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每耨稍附根,比盛暑,壟盡而根深,能與風旱……
妙啊。實在是妙啊。”
畎是溝,畝是壟,畎畝法也就是一種壟作法。
所謂畎畝法,是在春秋戰國時盛行的耕作方法。
用一句話便可概括其內容:上田棄畝,下田棄畎。
上田棄畝,是說:在高田裡,將作物種在溝裡,而不種在壟上,這樣就有利於抗旱保墒。
下田棄畎是說,在低田裡,作壠,把莊稼種在壟上,有利於排水防澇,且有利於通風透光。
而趙過提出的代田法,就是脫胎於此,卻又明顯高明先進許多。
他提出一畝地裡作三條溝、三條壟,溝和壟的位置每年互換。
將種子播種於溝中,不受風吹,可以保墒。
等到苗發芽長葉以後,結合中耕除草將壟土壅苗,其作用是防風抗倒伏和保墒抗旱。
壟和溝的位置逐年輪換,以原來的圳為壠,原來的壠為圳,使同一地塊的土地沿圳壠輪換利用,以恢復地力。
代田法每年都要整地開溝起壟,等到出苗以後,又要透過中耕除草來平壟,將壟上之土填回到壟溝,起到抗旱保墒抗倒伏的作用。
如此這般,可使土地部分利用和休閒輪番交替。
還可使在肥料不足情況下,讓地力能得到自然恢復和增進。
趙過聽陛下說起自己的代田法如此推崇,心下激動不已,臉漲得通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