嗎?也實在太不像樣子。以訛傳訛之下,不知道底細的只怕還當天子也同齊、楚二王一樣,其身不正,還如何治天下?”
話都抬到了治天下這樣的高度,阿嬌再不認真地表態也實在是太敷衍王太后了。
於是,她恭敬地點了點頭,溫順地笑著說從太后命。
王太后便終於真心實意地笑了起來,疲憊地揮揮手叫阿嬌自去,又囑咐明天早些過來。
阿嬌回到溫室殿後,哄睡了兩個孩子,就歪在南窗下的軟塌上發呆。
腦海中不自覺地又想起方才常信宮中的事來,王太后為了多享受一點天倫之樂,也實在是煞費苦心了。
王太后開的口,起的頭,阿嬌想叫劉陵不痛快儘可以說是太后之言。
劉陵就是有再多的怨氣也不會衝著阿嬌,她還是那個天下人眼中孝順文靜、高貴大方的皇后。
王太后便忍不住對阿嬌提了點要求,不過是早些來,阿嬌沒什麼不能答應的。
在王太后眼裡,對於劉陵這樣企圖爬床的狐媚子,別管成與不成,都該是獨寵慣了的阿嬌眼中之刺。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阿嬌從來做不來賢惠大度的樣子,便是裝一裝也不肯。
誰知道這裝一下得裝多久呢?
說不得就是一生一世了,前世時衛子夫笑看著原先的陳阿嬌成為李妙麗寵冠後宮,就真的沒有一點恨嗎?
阿嬌不信,但衛子夫不能恨,不能露出一點嫉妒。
天下人的賢后,怎麼能妒呢?
許多事,就是這樣假戲真做,再無回頭可能的。
還不如一開始就展露出本性,也好過以後被指責。
阿嬌的醋性一旦起來就讓人頭疼不已,她會蠻不講理地把前世的那些陳年老醋也一股腦地倒進新醋裡,光是想想就覺得世上最負心的莫過於劉徹了。
因著長安城中傳劉陵和劉徹的桃色緋聞,劉徹被她刺了好些天,只得耐著性子和她一遍遍地解釋,又甜言蜜語地說了幾車話,才終於換來了阿嬌的一點笑臉。
阿嬌發現自己越來越像前世的自己,劉徹越是沒有底線地縱容著她,她那驕縱任性的脾氣就冒的更厲害了。
她明知道不該這樣消磨劉徹的耐心,卻還是一次比一次更過分。
她就是想知道今生他對她的底線是什麼,他會不會還恨恨地說她妒性至此,何以為後?
為了試探這條底線,她就像一個強逼著自己走過懸崖峭壁間獨繩的恐高症患者。
戰戰兢兢之下,卻又生出幾分難言的期待來。
彷彿墜下去的那一刻,她就解脫了,她終於可以安心了。
說到底,還是劉徹這一世對她太好,讓她生出了不安。
患得患失之下,還不如索性失去了叫人舒服些。
人也真是怪,從前那麼千方百計想得到他全身心的愛,甚至為之付出了生命猶不覺悔。
如今似乎也沒怎麼去努力就得到了,總讓阿嬌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她不止一次地對自己說便是戚夫人、慄姬這些叫後宮三千都失了顏色的絕世美人也沒能叫帝王停下尋找新鮮的腳步,便是如太皇太后這樣同文帝相攜著一路走來的賢后美妻不也照樣受了慎夫人的氣。
她沒有和劉徹走到最後,她不知道色衰愛弛是不是也適用於她,她不知道今朝她的輝煌會不會也變成別人的榮耀。
太多的不知道,太多對前路的惶恐。
心下不安,就會對什麼都不耐煩,阿嬌挑三揀四發脾氣的時候就越來越多了。
就像昨日他不過笑著說了句剛生下孩子們時身上還有些肉,怎麼又瘦的臉都尖了?
阿嬌就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把手上的象牙梳恨恨地一摔,蠻不耐煩地叫劉徹去找豐腴的去。
劉徹立時有些愣住,他不明白一句誇她的話怎麼就犯錯了?
她不是天天嚷著說胖了嗎?眼看瘦一點了,也好叫她別天天望著這也說不吃,那也不吃。
其實話一出口,阿嬌就後悔了。
她不該動輒就這樣沒來由地對劉徹發脾氣,但既然話都說出口了,她還能又厚著臉回去拽著他的衣袖撒嬌?
何況劉徹這次也一下就沉下臉來,不像往日那樣沒皮沒臉湊上來哄她。
他是真的生氣了,真的不耐煩了,真的不想忍了。
阿嬌心一下就沉到谷底,整個人都被一種莫名其妙的委屈弄的想哭。
又死咬著面子,不能在劉徹面前哭。
於是她坐在榻上佯作無事,冷著臉慢慢地背過身去。
腦子裡開始不受控制地設想起以後跟衛子夫一樣空有皇后尊貴的日子該怎麼過,把自己想的跟地裡黃的小白菜一樣委屈可憐,幾乎就要哭出聲來,又想到一對兒女不知道會不會因為她失寵也不得劉徹喜歡了,心中又滿是愧疚。
越想越難過之下,阿嬌默然流起了淚來,
發展到劉徹發現的時候,已經變成了無聲慟哭。
他先前想著的要好好說說嬌嬌如今的蠻不講理,一見到她的淚立馬就忘到九霄雲外去,只覺得滿心都被揉碎,心疼的不行。
摟住她溫柔小意地哄起來,也不管她是生什麼氣,就先認錯。
管他什麼錯,認了再說。
等阿嬌終於被哄消了氣,他才開始覷著她的臉色給她說道理。
阿嬌的一肚子邪火本就來的莫名其妙,自己都覺得站不住腳跟。
但被劉徹當面指摘,又覺得過不去,立時就又要撅嘴。
劉徹見好就收,一把摟住她撿些別的話來說,總算是慢慢把她哄的心平氣和了。
等阿嬌睡了,他摟著她又有些欣慰地想有脾氣總比脾氣的好。
連皇帝她都敢隨便甩臉子,還有誰敢欺負她?斑之說書名:《花開錦鄉》作者:古井撈月簡介:洛娉妍重活一世,想做的很多,但最最最重要的,便是不嫁安陽!!!
☆、第四百零七章 做媒
有王太后擋雷,又有劉徹撐腰,就更別說還有生育了一對龍鳳胎的底氣。
便只單單提中宮皇后的身份,就足夠阿嬌在大漢橫著走。
於是,第二日阿嬌就叫人請平陽進來說話,她要讓平陽給劉陵做媒。
館陶雖然夠跋扈,但為難一個小輩總是跌份。
幾個姑姐中,最飛揚最有氣場的就是平陽了。
平陽自上次和阿嬌提及了婚事後,姑嫂間就如終於戳穿了最後的一點隔膜,開始真正的親近起來了。
聽著宮中傳信,平陽下午就來了。
阿嬌起身相迎的時候心下也有些感慨,前世的陳阿嬌可一直對獻了衛子夫的平陽到死都沒有好臉,卻沒料這世姑嫂間能有坐著說私房話的時候。
她到底還是變了,從前那些寧折不彎的孤傲到底被磨的圓潤了些。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