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1945年9月10日至15日,國共代表連續舉行了四次正式會談。儘管雙方在國民大會及****等問題上都做了一些讓步,但在核心的軍隊和解放區問題上,還是毫無進展。
1945年9月13日的中共《中央書記處關於和國民黨談判情況的通知》中寫有:國黨毫無誠意,雙方意見相距甚遠,談判將拖延一時。蔣對具體問題表示:**法統不容紊亂,不主張似法國的多黨狀況。關於兩黨關係的重要問題:對軍隊只允編十二個師,需完全服從命令,按指定地區集中。對解放區民主**,則表示含糊。蔣表面上對毛周王招待很好,在社會上造成**力求團結的氣象。實際上對一切問題不放鬆削弱以致消弱〔滅〕我的方針,並利用全國人民害怕與反對內戰心理,利用其合法地位與美國的支援與加強他(保障美國在遠東對蘇聯的有利地位),使用強大壓力,企圖迫我就範,特別抓緊軍隊國家化問題。因此在談話態度上只要求我們認識與承認他的法統及軍令政令的統一,而對我方則取一概否認的態度。
肩負促成國共和談任務的美國大使赫爾利,收到了回國述職的命令。掐指算來,他在中國已經呆了一年有餘,國共雙方的矛盾到底解決了多少?當初他拍著胸脯向美國總統杜魯門保證促成國共合作,到底有沒有譜?回國之前,他迫切地想拿到一份國共雙方的書面協議。哪怕是紙上和平,也好向杜魯門交差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