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十八回 汪士榮夜入五羊城 孫延齡悔過白衣庵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三藩之亂的戰火,烈焰騰騰地燒了兩年,至康熙十六年已是山空柴盡,菸灰彌空。沿長江一線,東起江浙,西至川黔,自是烽火連天,血流成河,加之***的譁變,甘陝寧也深受其害。

吳三桂自康熙十三年正月,分兵兩路,一路東略湖南,一路北攻川陝;耿精忠則率部由福州出發,與從臺灣登陸的鄭經部兵分兩路分別向江西、浙江進兵。只尚之信因與孫延齡各懷異志,再加上北有莽依圖重兵扼守,南有傅宏烈掣肘,所以固守老窩兒不敢妄動。戰事初起,湖南巡撫盧震便棄長沙逃遁,常德、嶽州、衡州、曹州頃刻崩陷,四川巡撫羅森與提督鄭蛟鱗,總兵譚洪、吳之茂合謀,倒幟迎吳。一時間南北東西,俱是狂風亂雲,黑水逆波,康熙的政令不出北方數省。總因戰前早有籌劃,後方穩固、兵糧不缺,這樣的情勢沒多久便有了轉機。康親王傑書統領東路軍進擊浙贛,與總督李之芳合兵,進攻衢州;貝子賴塔率精騎衝破大溪灘營盤,截斷了耿精忠糧道,兵無糧軍心自散,剎那間形勢便倒轉過來,耿精忠部下大將曾養性、白顯忠先後率部降清。耿精忠只好率軍奔回福建。不久,傑書攻下溫州,佔領了仙霞關。鄭經的軍馬乘火打劫,奪取漳州、泉州、汀州。情急無奈間,耿精忠只好反正歸降。安親王嶽樂所率清兵自贛入湘,圍困永興。永興是嶽州門戶,永興一下,嶽州朝夕不保,為確保嶽州,吳三桂的中軍大營移駐衡州,要在此與清兵決一雌雄。康熙深知此役關係重大,將新鑄的二十門紅衣大炮運往永興。七十餘萬人馬在衡、嶽一帶擺開決戰架勢,打得昏天黑地,只一時誰也奈何不得誰,成了膠著局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