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聽聞歷史上著名的太監高淮竟是白蓮教中人,嶽翔實在是感到出乎意料。白蓮教在他的印象中屬於那種見不得光的地下教派。高翔位高權重顯赫一時,榮華富貴要什麼有什麼,究竟是什麼促使他和白蓮教扯上關係?這對他有什麼好處?
人在這世上追求的無非名利二字,金錢權力美女,除非是聖人否則誰也逃不過。高淮以他的所作所為自然絕對和聖人不沾邊,稱他魔鬼還差不過。金錢和權利他都有了,女人太監自然也不會有興趣,那麼他跟白蓮教扯在一起有何好處?吃飽了撐的麼?
“你們若要騙我,也編個好些的故事來聽。如此荒謬的笑話,可是一點都不好笑。”嶽翔的刀鋒往裡面壓了壓,血絲順著李守才的脖子滲出來了。
“公子,小的說的句句屬實,你不信也沒辦法。”
“白蓮教如何會混入皇宮大內的?高淮和我內人有什麼關係?”嶽翔實在是難以想象,那種大內禁地……怎麼可能?又不是菜市場什麼人都能隨便進出,太監那可是伺候皇帝的工作,擱到現在就是中南海內的服務人員,搞不好錄用規格都要往上查三代。
古代白蓮教大概相當於現代的恐怖組織一樣,說進去就進去了,太匪夷所思。高淮如果是白蓮教的人,那麼說不定不止他一個人混進去了。
但是他的疑問並沒持續多久,因為現場有兩個專家。李守才用手輕推了一下刀身:“自然是大有關係……”嶽翔把刀撤了回來,李守才捂著脖子,看了眼馬三道,輕輕說道:“尊夫人是高淮養大的,她是唯一知道高淮藏金線索的人。”
兩人交替的說著,漸漸在嶽翔面前展開一幅另類的歷史畫卷。
白蓮教堪稱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民間宗教之一,其名望大概可以和佛道二教相提並論。但是其名聲大多是和妖言惑眾、左道旁門、怪力亂神、淫邪穢亂、犯上作亂等等惡名聯絡在一起,為歷代統治者所欲滅之而後快的神秘宗教。
白蓮教起源眾說不一,但是公認是佛教淨土宗演化而成的分支,相傳白蓮一詞得名於東晉名僧也就是淨土宗始祖慧遠。直到南宋紹興三年,江蘇吳郡僧人茅子元成為了白蓮教的開山祖師,白蓮教才成為了獨立的教派,不過那時還稱為白蓮宗。
白蓮教最初是純粹的佛教組織,但是後來發展的年代久了,教徒人員變得龐雜,慢慢的加入了別的宗教的教義,也就慢慢的變了質。戒律鬆懈,宗派林立,有的教徒夜聚明散,集眾滋事,間或武裝反抗朝廷統治。歷朝歷代都有白蓮教活動的歷史記載,北宋末年著名的方臘起事,南宋的鐘相楊么起事,就普遍被認為和白蓮教有關。
到了元末明初,白蓮教的活動發展到了歷史的一個頂峰時期。當時朝廷暴政肆虐,天災不斷,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各地白蓮教徒紛紛趁機起義,在大江南北燃起了反抗蒙古暴政的烽火。
元順帝至正十一年,白蓮教首領劉福通、韓山童假借“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讖言,自稱明王出生,掀起了席捲全國的紅巾大起義;白蓮教徒彭盈玉在江淮一帶焚香聚眾,自稱彌勒降世,舉兵反元;徐壽輝、鄒普勝建國稱帝等等不勝列舉。甚至連大明朝開國太祖朱元璋據說都和白蓮教分支明教有些不清不楚的關係。
後來朱元璋吞併了元末四霸其餘三人,揮師北上將蒙古人趕出中原,建立大明朝,同時也認識到了白蓮教可以動輒傾覆天下的可怕潛力,翻過手來立刻對白蓮教實行了嚴厲的血腥鎮壓。
當時的白蓮教在戰爭中也已經分化成大大小小的流派勢力,川、鄂、贛、魯等地多次發生白蓮教徒武裝暴動,有的還建號稱帝,遭到朱元璋的鐵腕打擊之後絕大多數偃旗息鼓銷聲匿跡,但是仍有個別不消停的時不時出來折騰一下。
永樂十八年聲勢浩大的“佛母”唐賽兒起義,便是白蓮教分支紅纓會的傑作。只不過折騰得動靜大,付出的代價也大。當時的明軍兵強馬壯,永樂帝又是明朝歷史上少有的以武功著稱的馬上皇帝,在各路官兵精銳的圍剿之下紅纓會起事失敗,數萬門徒幾乎被剿殺一空,但是唐賽兒卻神秘的消失了。
唐賽兒起義後朝廷又掀起了新一輪的對白蓮教的清剿**,個個宗門流派被追得上天無路下地無門,很多消亡,僥倖剩下的也忙不迭的改頭換面自立門戶,和白蓮教分清界限。就這樣苟延殘喘了幾十年,到明代正德、嘉靖年間又逐漸恢復元氣,很多新興教派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諸如金禪、龍華、弘陽、彌勒、淨空、黃天、混源、聞香、羅道等數十種,還有一教數名的也有不少。
這些新興教派各不相屬,教義和先前的白蓮教相比早就被改的面目全非,儀軌也頗多歧異,信奉的神極為繁雜,有天宮的玉皇、地獄的閻王、人間的聖賢、老一套的彌勒佛,甚至還有乾脆自己發明創造出來的諸如真空古佛、無生老母、混元老祖等等。但是基本上都是換湯不換藥,玩的還是從前那套把戲。
雖然這些新教的經營模式都是走的白蓮教的老路,但是卻還極力想和早已聲名狼藉的白蓮教撇清關係,比如號稱民間宗教經卷開山祖師的羅教公開在自己所著的“寶卷”經文裡罵白蓮教照邪水、燒香、拜日月等等都是騙人的邪門歪道,李福達、馬祖師之流是地地道道的邪教,遲早要遭到天打雷劈。殊不知在朝廷眼裡他們這些人通通都給算到了白蓮教的一撥,都是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不論你如何和以前的老師劃清界限朝廷都不會放過你。
再加上這些新教同樣有著白蓮教從前的老毛病,成員複雜,戒律鬆懈,時常聚眾武裝對抗官府,所以更加得不到朝廷的認可。
例如羅教創始人羅清本身乃是朝廷漕卒出身,其影響力在朝廷漕運水師當中十分龐大,父子兄弟代代相傳的信徒成千上萬。而明代運糧軍和漕卒喜歡聚眾鬧事是歷史上出名的,萬曆二十八年的江南漕幫趙元古起事,號稱聚眾十萬,流寇沿海三省,江湖上普遍認為趙元古即是當時羅教法王。
鬧出這樣的大亂子,這些教派更加被朝廷視為危險分子而遭到嚴厲鎮壓。一部分走下層路線的新教歷經起伏最後被迫又和白蓮教重新混為一體;而另一部分改走上層路線的如弘陽教、聞香教則成功轉型,高淮所屬的弘陽教便是其中一個最成功的例子。
弘陽教的創教人韓太湖,又號弘陽子,江湖上著名的通天大神棍。生於隆慶四年,直隸廣平府曲周縣人。萬曆十四年家鄉大旱,他便離家出走四處流浪修行,其間訪師求道,歷盡艱苦。於萬曆二十二年正月十五日在太虎山中悟道,立教開宗,自稱飄高祖。
次年,韓太湖進京城傳教。因他交結貴族公侯及太監,為之護法,其教大盛,現如今要說京城中“邪教”的那支勢力最大,以前要算是聞香教,現在首當其衝的便是弘陽教。
其實新教自從嘉靖以後,在皇宮的太監中逐漸有了影響。太監大都出身於貧苦家庭,他們來自河北農村,尤其是京畿一帶。這些地區“邪教”活動頻繁,很有勢力,教徒們透過太監的家庭或社會關係,是不難和他們結交來往的。
所以明嘉靖以後,當社會上教派林立、繁盛發展的時候,“邪教”的勢力在太監中也有所潛伏和滋長。如萬曆二十三年聞香教主王森被捕入獄,他的徒弟徐鴻儒就跑到京城來找太監王德祥活動,賄以重金,最終王森竟然無罪釋放。
而弘陽教就更加生猛,萬曆二十二年創教後,飄高祖去北京活動,很快就在宮中太監和公侯貴族中發展出大批信徒,宮內有名的太監中高淮就是其中一名。其餘的又有御馬監的掌印太監陳矩、掌管內經廠的太監石亨、盔甲廠的掌印太監張忠,俱是要害部門。而開國元勳徐達次子徐增壽一脈的現任定國公徐希、西寧侯現任爵主宋世恩等公侯貴戚都和弘陽教有密切關係。
而弘陽教也將他們的名目列到了經卷裡面成了神仙位列仙班,倍加吹捧。如說定國公徐希,“大明一國天下通,開闢元勳定國公。護持混元如來教,般若門中是超升”等打油詩一樣的“寶訓”比比皆是。
其中最可笑的是內經廠的石享,因為內經廠和刻經的關係很大,近水樓臺先得月,弘陽教在“邪教”中不僅刻經最多,而且所刻之經最為精美華麗,所以弘陽教經卷中對內經廠的石亨百般恭維,稱他為“中八天天王”、“中央玉帝老石亨”。一個太監居然也成了神仙受到教徒頂禮膜拜,堪稱是做到了太監之神的境界。
其實弘陽教的經卷基本上秉承了“拿來主義”的思想,是一個剽竊其他各派經文思想的大雜燴,很多地方都是厚著臉皮照抄後來被奉為民間宗教經卷經典的羅教五部六冊。甚至連教中所拜的最高神都時常變來變去,有時是混元老祖,有時是無極老祖,有時混無老祖、無生老母、真空古佛三位尊神並列。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不倫不類的邪教,居然在號稱藏龍臥虎的京師裡混得如魚得水,由此可見邪教在宮廷中所滲透的程度之深,以至於後來萬曆皇帝派到全國各地的礦稅太監,相當一部分都有白蓮教各種教派的背景,高淮也不例外。
這些太監們在各地橫徵暴斂搜刮民財,其中上繳大內的總數不到百分之一,其中相當一部分落到了這些邪教的手中,成為了他們的活動經費。
聽到這裡嶽翔感覺好像聽故事一樣,但是又不得不信。正史中那裡會記載這些玩意?但這又是這個時代的人真真切切親口告訴他的。
沒想到白蓮教居然有如此可怕的能量,他只知道白蓮教鬧得比較大的就是永樂年唐賽兒起義,天啟二年徐鴻儒稱帝起兵,後來清代嘉慶年間川陝一代白蓮教大起義,其他時候似乎都是偃旗息鼓。沒想到自己親身經歷聽過看過才知道,這邪教的勢力當真是大的驚人。上至皇宮大內,下至貧民草根,萬千人海似乎無處不在。
“你說這礦稅太監其實都是白蓮教的人?”嶽翔似乎有些明白了,難怪這些太監們如此胡作非為,本來生理心理就不正常,再加上天天被邪教的所謂教義洗腦,能幹出那些禍國殃民的壞事也就不奇怪了。反正這些邪教就是盼著天下越亂越好,只有亂到極點才能讓他們趁亂出頭,至於禍害多少百姓想來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十之五六吧。”李守才說了半天,見嶽翔的臉色稍稍緩解,覺得求生有望。但是嶽翔那犀利的眼神和李自己脖子不遠的刀鋒依舊令他不敢輕舉妄動。
“你們白蓮教倒是聰明啊,想出這個法子打著皇帝老子的旗號來斂財。他媽的當年高淮那狗太監跑到遼東來橫徵暴斂,逼的多少百姓家破人亡。這也是你們白蓮教的好本事吧?你們還自稱是他媽什麼普渡眾生,救苦救難,就是這般救苦難的不成?”
馬三道見嶽翔語氣不善,忙分辨道:“我們紅封會和弘陽教可不是一路,那弘陽教做的孽公子豈能算到我們頭上。我等便是為了找到高淮藏金,用來救濟天下貧苦百姓,宣揚我濟世救民的理想,公子……”
“你少跟我來這套,你們白蓮教那一套我不信。什麼紅封會弘陽教,我看都是白蓮教。你們怎模忽悠老百姓我不管,我來問你那高淮藏金究竟和我妻陳氏又何關聯?”
“這事還要從萬曆二十八年咱們清河城說起,其實那年各地礦稅監搜刮民財,已經激的到處民怨沸騰。南北各教中有人提議趁此機會起事,南北同時發作,掀翻大明江山。後來真的有人趁機起兵了,江南的是以羅教趙元古為首,北方是以遼東的白陽教為主。萬曆二十八年,白陽教主金得時就在這清河城內以七寶臨身,以自己的兒子為東方真主降世,三日間集義兵數萬,起兵反明。”
“等等,你說白陽教在這清河城……我妻陳氏就是這白陽教……”
“正是,尊夫人本名姓金,乃是白陽金氏唯一留下的血脈。只可惜當年明廷氣數未盡,金教主連同他的公子一起以身殉教,唯獨剩下他的女兒被人所救逃過了朝廷的追捕。那個救她的人就是同為白蓮宗門的弘陽教高淮,當時他在遼東權傾一時,也只有他有這個能力救人。而金家女兒後來也成了高淮的養女。高淮一生壞事作盡,卻獨獨行此一善,也是異術。”
“後來高淮此人不知如何生出了二心,不僅背叛了皇帝,也背叛了弘陽教。將蒐集起來的財富藏於隱秘之所,結果他也因此垮臺,而他的財富下落就此成迷。”
“其實卻只有一個人知道,那就是金家的女兒,高淮在預感到大事不妙之時便將這藏寶的地點告訴了養女。後來這金家女兒在高淮垮臺之後便銷聲匿跡,我二人在遼東查了兩年,終於知道了那金家女兒改名換姓,回到了清河嫁給了公子為妻。”
兩人說的有鼻子有眼,嶽翔看不出哪裡有假。心想乖乖了不得咧,感情我這個受氣包似的老婆……是個造反世家的出身。
嶽翔還一時沒有消化掉這突如其來的一大堆,卻聽見外面傳來嶽山的稟報聲。
“老大,夫人到了。”…………<!--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