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九章 火耗歸公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再來看熙寧變法。王安石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富國強兵,故而實施起來也很有針對性。

加之其並不那麼在意個人名聲,任用了蔡京這樣名聲有汙的實力派,故而變法得到了較好的推行,十五年後才被推翻。

張居正蹙眉道:“賢生是勸老夫學王安石嗎?”

寧修沉聲道:“是也不是。小子說是,是希望閣老能夠改革的圓滑一些,不要那麼操之過急。小子說不是,是希望閣老能夠在關鍵問題上強勢一些。”

“哦?你口中的關鍵問題指的是什麼?”

寧修等的就是他這句話,當即拱手道:“譬如稅賦改革,以銀兩替代實物稅、徭役。此舉對大明裨益良多,萬萬不可妥協啊。”

張居正改革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一條鞭法。

大明收夏稅秋稅。在明初期,收的稅都是糧食。

從各地解運糧食入京,若是走水路還好些,若是走陸路則路上損耗甚多,到了京師能剩下一半就不錯了。

而如果改徵收白銀,則不會出現糧食損耗嚴重的情況。

至於各種名目繁多的徭役,更是讓百姓苦不堪言。

事實上,到了明中期,就已經出現了替代徭役的職業人,只要付了銀錢他們就會替代應徵人參加徭役。

與其如此便宜這些職業徭役人,還不如索性用白銀替代徭役,把錢裝到國庫裡。

“小子淺見,自嘉靖九年梁尚書提出‘通計一省丁糧,均派一省徭役’以來,朝中就此爭論不斷,直到嘉靖四十年才開始推行。最初試點是在南直隸和浙省。這兩處稅賦最重,蘇杭二地更是佔據了兩省的半壁賦稅,試行的效果很好,這變法也就得到了繼續推行。後來廣東,廣西,福建,江西也逐漸推行改革,但因為阻力太多無法全省推廣,只能侷限於一州一縣,實在是杯水車薪。”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