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如晴又把禮單上的人物及打點好的禮品一一解釋了遍,知義的上司,如晴送出的禮物則是精貴而不奢侈。同僚則恰到好處,不過份貴重,也不過分寒酸。走得近的同僚送的是普通卻又實用的,關係疏遠的、或關係不好的,交惡的,有的送,有的則不送,但禮品大都是一些華而不實。如晴對他的下屬則很是優待,雖沒有明著送貴重禮品,卻是分別給了其家人豐厚優越的分賞,家中有高堂的則送了鼠皮類的褂子或披氅,有小孩子的則送虎皮帽子及玉石打成的護身玉鎖,家境困難的直接送了銀子。總之,下屬們缺啥就送啥,無一遺漏。甚至連知義身邊的一百二十位親兵都是給了厚厚的銀兩賞賜。
知義聽得不住地點頭,對如晴越發刮目相看,見如晴一本正經解釋,又細細說了緣故,神情很是認真,知義心中淌過暖意,就算如晴沒有明說,但也讓他感受到如晴是真正為他好,真正關心他的仕途,並用了心的。
如晴解釋完禮單後,又衝知義吐吐舌頭,“這些禮物全送出去的話,估計哥哥這些年好不容易填滿的庫房就要扁一半不止了。”
知義淡淡地笑了,忍不住摸了她柔軟的秀髮,聲音淡淡:“無妨。反正你哥哥我除了朝庭奉祿,還有別的收入。”
如晴道:“該不會是哥哥拿鹽巴與蒙古人換馬牛羊所賺的外快?”其實如晴一直都知道,本朝重文輕武,文官們的奉祿真的不高的,只能夠溫飽,想要養活一大家子人,若是家底不豐厚的,或是不會鑽營的,日子絕對會過得苦哈哈的。而武官就更不必了,雖說知義官位頗高,二品鎮國將軍,也不過區區二百石的年奉,逢年過節有些銀兩補償。立了大功會受到當地富紳們實質性的金銀獎勵,運氣好些的,得到皇帝的打賞,但也只是極少數而已,大部份武將,日子都不寬裕,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同將士們雖日子過得苦哈哈,卻又自有一套生錢法則。那便是拿鹽巴與關外人換馬牛羊類的牲畜,一袋鹽換一匹羊烤來吃也要吃好久,會鑽營的,拿去轉賣給別人,得過三五十兩銀子不在話下。而知義,則是比較會鑽營的人物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