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孫奐和鄭七爭論的時候,孫仲山一起沒有吭聲。
搭木橋的道理他能想通。草原上的春天來得遲,鹿河還沒有漲水,河面連半箭地都不到。水流也很平緩,有些地方水淺得都蓋不住河床,似乎抬腳一邁就能過去。然而,別人或許不清楚,他卻對這條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小河充滿了敬畏。就在前天,打下河邊的小土堡之後他就下令追擊殘敵,結果一營兵還沒過淌過河就倒下了幾十匹馬一一河水太涼了,連馬匹都熬不住寒氣。上了對岸的戰馬也有不少軟腿拉稀的,四百多騎兵,過個河就有一半的人成了步卒。他現在回想起那個情景都覺得背心直冒涼氣。要是當時突竭茨人突然殺個回馬槍……
可他想不明白為什麼要在鹿河上搭兩座木橋。而且他也不明白商成為什麼會把大營設在鹿河北岸。中路軍的任務就是佯攻,只要把敵人的主力從東邊調回來,給燕東的李慎造成突襲白瀾河谷的機會,那不論戰果如何,就該回師燕山了。可眼下大軍已經打到鹿河邊,前鋒營離莫幹還不到七十里地,端州那邊卻遲遲都沒有進兵的訊息,大將軍似乎也不著急,不僅讓人在河上架橋,還不許前邊和突竭茨人脫離接觸,也不許把突竭茨人打怕打跑,這也實在是有點……
他一下就掐斷了自己的思路,把目光轉向孫奐和鄭七爭論的焦點:河上的兩座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