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六十三章 皇太極的謀略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明朝國內局勢錯綜複雜,變化萬端,如萬花筒一般,但有一個人卻能透過這層層的迷霧,把天下大勢看得一清二楚,這個人就是大清的君主皇太極。

這皇太極高瞻遠矚,雄才大略,是當世難得的一位雄主。他早年追隨父親努爾哈赤東征西討,戰功赫赫,兼轄八旗中的正黃、鑲黃二旗,勢力強大。努爾哈赤死後,受諸王擁立,繼承了皇位。即位後,他的治國才能得以進一步發揮,他注重發展經濟,破除滿漢之分,把歸順的漢人編為民戶,與滿人分屯別居,禁止滿人到漢人居地“擅取莊民牛、羊、雞、豚”等財物。他仿照明制,設定官吏和國家管理機構,並開科取士,廣泛任用漢族的官僚和知識分子,以擴大和鞏固自己的政權。在軍事上,他用武力繼續完成對黑龍江和吉林東境女真各部的統一;征服了蒙古,使之臣服於後金,他幾次派兵攻打明朝邊境,佔領了關外大片土地。1636年他改國號為清,正式奠定了大清朝的法統根基(此段內容參照史書)。

皇太極把統一中原,建立大清帝國作為自己畢生追求的目標,他敏銳的察覺到了明朝的政治危機和明朝廷與廣大農民之間深刻的社會矛盾,高瞻遠矚的確立了利用漢人內部的矛盾消耗明朝的國力,等待時機成熟以後再進軍中原的戰略方針。為了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皇太極一直把調控李自成的農民軍和朝廷官軍之間的軍事平衡作為努力的目標之一,一旦農民軍陷入困境,清軍就及時發起對明朝的襲擾,藉此調動明朝的軍隊回援,減輕西北農民軍的壓力。清軍前後四次南侵表面上是劫掠財物,其真實目的卻是為了呼應西北的李自成。去年冬天,在李自成被困河南的時候,清軍大舉南犯,直逼京城,迫使崇禎從河南、陝西、山西各地調兵勤王,徹底打亂了明軍的軍事部署,致使李自成趁機一舉突破了官軍的圍困,勢力擴大到山西和陝西,所以清軍第四次南侵雖然以慘敗而告結束,但調動官軍給李自成解圍的戰略意圖卻是完全達到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