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33章 鄭介民的煩惱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胡鬧!”

鄭介民才剛剛接到戴笠的電話。就像顧長鈞查到的那樣,戴笠正打算跟比利時籍的天主教神父雷鳴遠合作,在河南建立華北戰地督導團,並且已經開始籌備,打電話找他就是讓他準備人手。不過顧長鈞查到的資料並不夠詳細。此時的戴笠還並沒有想到讓趙理君也去河南,因為趙理君才剛剛從上海站調到重慶沒多久,急呼呼地再次調走,對軍統而言也並不是好事。另外,趙理君也是有命案在身的,這傢伙剛剛在不久前奉蔣介石和戴笠的命令,刺殺了唐紹儀。

說起這唐紹儀,那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外交家,清政府總理總辦、山東大學(時稱山東大學堂)第一任校長,中華民國首任內閣總理,國民黨政府官員,還曾任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校長。可說在民國建立之前,就在政壇上留下了極為濃厚的印跡,影響力極大。

抗日戰爭爆發後,唐紹儀發表了支援抗戰的言論,被認為唐是自盧溝橋事變後,“主張抗戰最力之一人”。上海淪陷後,唐紹儀將妻室子女送往香港,自己仍留居上海。對此,國民黨感到很不放心,蔣介石、孔祥熙等人不斷派人遊說,並以官銜及津貼籠絡,希望他保持晚節,不要為敵所用。廣東的抗日組織也派出代表勸唐離開此地,但唐紹儀始終不從。與此同時,唐紹儀周圍的一些親友,卻在打著他的旗號從事漢奸活動。日本也有一個所謂“南唐北吳”計龗劃。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還組織了一個對華特別委員會,負責做唐紹儀、吳佩孚的工作。計龗劃由唐組織全國性偽政府,取蔣介石地位而代之。日本許多特務首腦如谷正文、土肥原賢二等和漢奸陳中孚、溫宗堯等頻繁往來於唐府。於是當時上海、廣州等地盛傳日敵擬利用唐紹儀、陳中孚、溫宗堯等組織華中偽政府,因而廣州抗敵後援會於1938年3月上旬去電唐紹儀,請其脫離惡勢龗力的包圍,刻日南歸,唐不予答覆。到了3月19日,廣州各界人士及社團在省民眾教育館二樓開會,會上由廣州市各社會團體聯銜電催唐紹儀南歸,電文說:“請公善保晚節,否則自墮名譽,遺臭萬年”,並匯去旅費2萬元。唐仍置之不理,旅費也不肯收……可以說,唐紹儀這一步是走了昏招。他雖然歷經政治風雲、老於世故,算是一個成熟的政治人物,對於自己出處的榮辱得失,有充分考慮;可他卻太過自恃身份,以為自己雖身在日寇包圍中的孤島上海,可只要不主動得罪任何一方,保持與各方曖昧不明的態度,就不會引來太多麻煩。他忘記了自己面對的都是些什麼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