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十九章:滎陽大捷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李密這人極有謀略,他跟翟讓說:“滎陽,中原的戰略要地,東是平原,西是虎牢關。虎牢關以西的鞏縣又有隋的大糧倉——洛口倉。只要我們攻下了洛口倉,不僅可以得到大量的糧食,而且也逼近東都洛陽。”

翟讓肯定了李密的建議。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翟讓、李密率領瓦崗軍攻下了要塞金堤關,進逼滎陽城,滎陽太守楊慶慌忙向昏君發出求救的訊息,楊廣隨即派出“號為名將”、“威振東夏”的張須陀為滎陽通守,企圖讓他來鎮壓我們。

張須陀可是鎮壓農民起義軍的老手,聽說楊廣派遣張須陀來對付他們,意氣奮發的翟讓頓時像霜打了的黃瓜——蔫了。他開始打起了退堂鼓,準備率領軍隊撤離滎陽,避免與張須陀的交鋒。

真是奇怪了,這張須陀的名號雖然威震中原,但翟讓也不應該畏懼成這般狼狽的模樣啊,畏首畏尾的怎麼能做好將領呢?更何況現在軍隊的鬥志高昂,真與張須陀打一仗,勝負還不好說呢。

後來聽別人說我才知道,翟讓之前與張須陀打過交道,他是張須陀的手下敗將。常言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嘛,這麼一想,倒也能理解翟讓複雜的心情了,不過我認為逃避可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戰場上的對決,做懦夫是絕對行不通的。

李密也認為不能放棄攻打滎陽的念頭,他跟翟讓分析說:“張須陀這個人有勇無謀,說白了就是個莽夫,更何況這次楊廣這給了他兩萬的兵力,且不說我們瓦崗軍的作戰力如何,至少在數量上遠遠勝於他們。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張須陀作戰時的策略,不難發現,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技巧,無非就是勇猛罷了,而且張須陀還有個致命的弱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