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也正是因為這種恐懼無時不刻,如影隨形,李輔國才迫不及待的要返回長安,哪怕冒著極大的風險也在所不惜。
李輔國做的比李泌所建議的更徹底,三萬戰兵其中有兩萬人繼續向蕭關方向前進,他從長安帶來的一萬嫡系則護著李亨向東而去。對外宣稱的理由則是他親自率領這一萬人到距離此地不遠的安樂川,沿著河流南下,兩軍互為犄角,以防止意外發生。
這個理由很合理,幾乎所有的人都沒有多想,就連那些拖家帶口跟在戰兵隊伍後面的車隊都沒有人站出來,提出要跟著李輔國去所謂的安樂川。在他們看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跟著大部隊走才是最安全的。
如此局面也正中李輔國下懷,如果跟著他的人,尤其是官員家眷,多了才壞事呢,一旦引起了吐蕃殘兵的注意,豈非功虧一簣?為了進一步的隱匿行蹤,他特地下令向北走了半日才又轉向東面。
一行上萬人行軍速度並不快,越往東走便是一片連成一片的鹽鹼地,寸草不生,連活物都見不到一星半點。
“應該到了鹽州地界!”
鹽州以轄境內多鹽井而得名,李泌看著前面滿眼的荒涼,覺得眼下應當算是安全了。李輔國也認為,經過兩日兩夜的行軍,吐蕃殘兵就算髮現了他們的蹤跡,恐怕也鞭長莫及了呢。
李泌忽然問道:
“大將軍有沒有想過,吐蕃殘兵為何會出現在靈武附近?”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