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詔書是以公示的形式頒佈的,這在以往數十年間是極其罕見的,但也讓百官們知道了天子的下落。
“既然天子安然抵達靈武,咱們就該陳情,讓秦大夫派兵將天子接回來……”
“怎麼接?天子在長安時就已經病體支離,萬一舟車勞頓,路上再有個閃失……”
“那也不能君位虛懸啊,朝廷裡總得有人坐鎮!”
“依我看,天子回來還不如不回來,回來了也只會帶來無休止的內鬥,內訌,否則長安又何至於陷落?”
“陸侍郎慎言,慎言啊,眼下長安剛剛克復,可不能再起這些論調了。”
“我說錯了嗎?天子只要回到長安,第一件事就要是削秦大夫的權,這種事也不是頭一次了,百官們的眼睛都是雪亮了,誰看不明白?只是沒人敢說罷了。當初抵抗孫賊叛軍守衛長安的時候,秦大夫算是力挽狂瀾,可結果又如何了?還不是打敗了孫賊就被百般的打壓嗎?宰相們攛掇著,後宮妃嬪還要禍國亂政……”
這位姓陸的侍郎越說越是激動,把他周圍的官員都嚇得不敢搭茬,這可是在明晃晃的指摘天子的不是,哪個敢輕易的吭聲呢?的確,李亨繼位以來,打壓功臣,放縱後宮干政,而後宮干政所造成的最嚴重的後果就是長安城的陷落。
長安自大唐立國百多年來,雖然也曾遭受過巨大的威脅,但卻從沒有陷落於蕃胡之手,至德三年的深秋註定要為唐朝的歷史抹上一筆濃重的恥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