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太極宮,李亨召見宰相崔渙時,特地提及了關於李璘的事件,表示一場有可能突然而發的大禍消弭於無形。言及其中種種複雜的心境,他也不由得連連唏噓感概。但忽而崔渙隻言片語就把話頭引向了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宦官魏恆。李亨又頓時表現出了對此人的厭惡,甚至於憎恨。
當然,崔渙作為宰相,在天子面前說任何話都不是沒有原因的。換言之,他提及始作俑者的魏恆,也自有其目的。
“陛下,宦官為一鎮乃至數鎮的監軍,乃是代天子行事,身上責任重大,可閹人未曾受過孔孟教化,良莠不齊,萬一再出現幾個像魏恆這般的人物,又豈能每次都有聖明天子將其一眼看穿?”
魏恆攜私報復襄城王手下的幕僚,竟不惜連永王李璘都拖下水,其心機不可謂不陰毒,此種禍害必欲殺之而後快。
而崔渙的話就像在平靜的湖面上驟然投下了一塊巨石,頃刻間水花四濺,波瀾起伏。
李亨不禁愣住了,是啊,似這種攜私報復竟不惜牽連天子之弟的惡劣事件,可是聞所未聞的。這也由不得他不反思,自己大肆任用宦官到地方上做監軍,甚至親掌兵權的舉措,如此種種,究竟是對是錯。
原本他以為宦官沒有家室後代,又是天子家奴,這種人是最沒有私心的。而且,最根本的一點是閹人沒有立身的根基,他們一切的權力都來自於天子,只要天子牢牢的牽住手中的枷鎖,便可予取予奪。任用這種人監督兵權,掌握兵權,自然是最理想的了,從此便可免去了日夜憂心武將造反的煩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