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策問是如何富國強兵,這也是個老題目了,大魏考經義的是小題,主要是看學子對孔孟之道的掌握程度,講的是背誦和在框架裡的發揮。

策問無非就是問富國強兵之策,左相韓鍾,就是在策問時對“三冗”之策,策論一出,天下騷然,人都說是百年不遇奇才,後來韓鍾一直留在京師,由七品侍御史做起,後為翰林編修,再為吏部郎中,翰林學士,再為兵部侍郎,兵部尚書,再轉禮部尚書兼參知政事,後為中書省中書令,是為左相。

一道策論,扶搖而上,這也是很多讀書人的畢生夢想,所以平時除了在小題上下功夫外,最多的文章就是各種策論。

但策論做多了,仍然是流於形式,而且多半揣摩朝政,感覺朝廷走向,然後借題發揮。

因為考試時儒生們多半如此答題,所以想在策論中尋得治國之道,也是幾近無有可能的事情了。

至於律令,能答的人真的不多,除非是一直有心為吏,並且經常翻閱格律的人,除此之外,懂得律令,並且能模擬案例進行處斷的人才,估計也是不多。

算學在大魏也算是正經學問了,有賴於太祖將明算科納入科舉考試之內,算學一樣有進士,並且多半在轉運使衙門和戶部,工部,還有地方州縣任司曹參軍,司戶參軍,司帳,孔目官中的帳務官,倉儲官等等。

這也是實際人才的需要,所以民間學算術的也是很多,就算考不中進士,民間的商業發達,需要算術高明的人才量也是極大,最少能混碗飯吃,不至於如經義儒生那樣,考不中秀才舉人進士,就只能浪擲一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