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之前的大明朝庭,儘管已經確定出兵高麗,但是在很多人心目中並沒有把高麗的戰事太當回事。
在包括朱翊鈞在內的高層心中,高麗、東瀛不過彈丸之地,任他們怎麼鬧騰,也不過就是疥蘚之患,沒有太把這個當回事兒。
李如松所部已向高麗全面開拔,先遣隊不過兩千人,前進一步探路尋敵,在先鋒官的心中,同樣沒有把登陸的倭寇當一回事。
再加上高麗人實在是太過窩囊,國土已然丟失了九成,卻連敵軍到底有多少都完全沒有底數。
按照他們的說法,倭寇約莫萬餘,或許二萬,其實數仍未可知。
李如鬆手下的先鋒官輕信此言,不等後方大部隊到位,率領兩千人便開始了向東瀛部隊的反擊。而且一鼓作氣,攻下了倭寇的前哨城池,開始反客為主、準備固守待援。
可是誰知到了當天夜間,源源不斷的倭寇密密麻麻的從東、北兩個掩殺而至,僅僅目測就超過了三四萬之數,後面敵軍幾何仍未可知!
就這樣,先鋒官立即意識到情況不對,自己很可能被這些高麗棒子豬隊友坑了!若是繼續待在城牆低矮的城池裡,只怕敵人合圍之後兩個衝鋒,自己這兩千人就得報銷當場!
自己死則死矣,若是不能將現實情況傳遞迴國,那便是莫大的罪過!
此處不得不說,大明朝軍隊的實力的確遠在倭寇之上——當然也在後來入侵的荷蘭人、英國人之上,至於為什麼會敗給滿清韃子,史官普遍認為主要原因是兩個字:內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