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經過幾日角逐,出京接掌人犯的戡亂欽差人選終於定了下來。是劉顓的堂舅,太皇太后竇氏的親侄子——原定西將軍竇鄢。
本朝出過兩位皇后的竇氏是顯赫過的。
然孝敏太后過世得早,文帝病重期間,太皇太后竇氏曾在立儲事上動過心思,想廢掉劉顓,另立自己的小兒子康王承繼大統。因此事祖孫生隙。
劉顓繼位以後,重用在這場易儲之爭中立下大功的方容兩家,對姑父容翊可以說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在容翊的輔助籌劃下,勢單力薄的小皇帝逐漸立穩腳跟,有了自己的擁躉和勢力,在剪除康王一黨這件事上毫不手軟。
首當其中的自然是康王本人。儘管有竇氏的保護,康王劉騰仍未遭一貶再貶,封地從一州至一郡,最後至於一縣,卻仍保留了爵位,改封康宣王,成為有史以來封地最小、爵祿最不相匹的宗姓王爺。
劉顓想透過“康宣”這個稱號宣些什麼,不言自昭。
作為竇氏曾用以牽制和擺佈小皇帝的中堅勢力,竇氏一門自然不可倖免。或許是顧念死去的母后孝敏太后,劉顓對外祖一家並未趕盡殺絕。
定西將軍竇鄢曾在對抗西北涼的戰役中立過大功勳,在朝在野都頗有人望。劉顓在奪其軍權之後,為平悠悠眾口,屢次對竇鄢進爵封賞,除了實權之外,可謂是要錢給錢,要名給名,就是竇鄢不要的,劉顓也有法子塞給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