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39章 解惑和流民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對於溫度和溼度,古人其實早就有了概念。

早在西漢時期就有關於這方面的文字記載,只是那時候只是提出了這個概念,而且大都是關於後者的。

東漢時期有句諺語,叫:晴幹鼓響,雨落鐘鳴。

這裡的鼓和鍾指的是一種現象,晴天燥熱的時候大鼓的面有時候會受到影響,震動發出聲響,而下雨的時候,受溼度影響,鍾就會微微發出鳴音。

現代有溫度溼度測量器,在古代也有類似的東西。

透過琴絃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如果琴絃鬆了,音質不佳,就說明空氣中的溼度增加,反之也是如此。

在後清,甚至有人透過這一現象,做出驗燥溼器,外有方園,內建一針,能左右旋轉,溫度高了就會幹燥,針往左旋,溼度高了往右旋,毫髮之間不比現代儀器精度差多少。

只可惜隨著歷史的變幻,這種東西以及遺失在歲月長河之中,再也不能見了。

而在華夏五千年曆史中,這樣消失的東西還有很多。

杜慎有心給徒弟們灌輸點這方面的思想,便將自己知道的統統講了出來,甚至還把後清的驗燥溼器的原理也說了一遍。

一時間,三個徒弟聽完後,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尤其是張灝,他眉頭緊皺,似乎是在思考著什麼,讓杜慎不由多看了一眼。

到底是自己的大徒弟,性格上就和趙秀徐鵬舉不同,真心對涉及到數理化的知識感興趣,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恐怕以後能在這方面取得成就的,就是他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