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西漢之時,漢武帝設立了朔方刺史部,這是一個和雍州幷州等刺史同級的行政單位。而朔方刺史部的管轄範圍也是很大,從河套地區的北地郡,再到北面的朔方郡,中間的上郡以及東面一點的五原郡和西河郡,都是屬於它的管轄之下。
基本上來說的話,整個黃河大幾字形彎內外,直到陰山一線,都是朔方刺史部的領土就是了。北地郡最北面的一個縣便是位於河套地區的廉縣,而順著黃河再往北走的話,便到了朔方郡的臨戎縣了。
這臨戎縣的縣治所在之處,就在後世內蒙古的磴口縣以北不遠處。此時的黃河,在朔方郡這一帶分為了南北兩支,其岔口處就在這臨戎縣西面靠北一點。
黃河在此分成了兩支之後,一支是向北流直到了陰山腳下之後,這才拐彎向東。沿著陰山的走向一直流淌了兩三百里之後,最終是在色騰爾山與狼山交界處南緣開始折道南下。
而後,在烏拉山西麓邊緣處,南北兩河再次匯合成一條。而此處正好是位於黃河大幾字的中部位置上。
而南河的話,則是經過臨戎縣北面直接向東流過,走向大致上和後世的那一段河道沒有太大的區別。
後世在這一帶的話,基本上來說河岸以南地區已經是被沙漠給覆蓋了很大一部分的地區了。就算不是沙漠,也都成了半乾旱的地區,但在此時的話,這裡的情況還是不錯的。
黃河兩岸都是水草豐茂之地,氣候也還可以的情況之下,可謂是非常的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因此,劉衛辰他們這一部匈奴才會在這個地方生活了許多年,而且還將自己的單于庭立在了此處。
不但是鐵弗部匈奴,其實還有許多的其他胡族,比如說西部鮮卑、羌族、拓跋鮮卑、氐族等都有不少的人在這裡生活遊牧著。不過,其中勢力最大的應該要屬鐵弗部匈奴以及鮮卑了。
不過,相比起劉衛辰他們的不安分來說,西部鮮卑這一族倒是比較的安分。而且,因為多年的戰亂之下,他們如今的重心並不在這邊,大部分的族人都已經是內遷到了秦州一帶去了。
而秦州那邊多年前便已經是被華山軍所掌控,西部鮮卑這些胡人如今也不得不安分守己。
至於說氐羌二族的勢力,本來氐族是會非常強大的,可惜李信的橫空出世,將本來的歷史程序給打斷了。如今的氐族隨著苻秦的滅亡而分崩離析,已經是不成勢力了。
即便是有些小團體可能還想著再復苻秦,但也不可能再找到機會了。至於說羌族就更別提了,本來稍微強大一點的姚襄勢力,早幾年也被李信消滅,根本就沒有發展成氣候。
如此一來的話,整個朔方河套這一帶,只要將匈奴人給消滅掉,基本上來說便沒有太大的阻力,能夠阻擋住華山軍收復朔方這一塊曾經的國土了。
因為北地環境的原因,所以,當初設立郡縣之時,基本上都是沿著黃河的南北兩河岸邊設立的。西漢朔方郡十個縣之中,有八個便是在黃河兩岸,還剩下的兩個,則是位於屠申澤的西岸。
隨著李信的軍令下達,稍作休整之後,大軍便立刻向北進發了。當天上午,一萬六千餘大軍便翻越了賀蘭山,到達了黃河的西岸。
而後,再經過了一天的急行軍之後,當天晚上便趕到了距離臨戎縣故城二十里之外。
此時,因為沒有了賀蘭山的阻礙,所以,黃河兩岸的視野開闊了許多。當李信率領大軍從西岸順著黃河北上之時,剛好遇到了先期北上的那七千大軍出現在了東岸,而且,他們已經是與李二黑所部匯合了。
李二黑他們得到了李信的通知,所以一路上也在加緊趕路,李信決定大軍進入臨戎縣故城之後,再來重新安排進軍方略。並且,大軍也要休整一下才行,否則的話,再這樣走下去真的很難以支撐。
在臨戎縣故城南面透過浮橋渡過了河之後,眾人再次聚集到了一起。如此一來的話,兩邊的兵力加起來有三萬人左右。面對這樣的兵力,塞北草原之上雖然還有不少的其他部族在,但卻沒有任何人敢來挑釁的,一個個聽聞到風聲之後,不少都往北跑了。
“這一次進展頗為順利,從戰果來看的話,先期的準備還是很值得的!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劉衛辰等人跑掉了。不過,這也沒有什麼,畢竟,就憑他現在這個樣子,對咱們來說已經是構不成威脅了。咱們現在最要緊之事,還是完成最後的一步計劃才行!”由於臨戎縣故城早已經是傾倒,所以,李信只得在軍帳之中議事了。
“請大將軍下令吧!全軍上下如今正是鬥志昂揚,戰意熊熊之時,就等著您一聲令下了!”李二黑站起身來,大聲說道。
“請大將軍下令!”眾將齊齊躬身道。
戰鬥計劃制定了這麼長的時間了,在場的這些人也基本上都已經是參與了其中的。所以,多餘的話也就不用說了!
“很好!李二黑、彭林,你二人率領一萬大軍沿著北河前進,將三封、修都、臨河等縣城舊址給我拿下!但凡有敢抵抗大軍者,不必客氣!”見到眾人軍心可用,李信點了點頭,而後開始調兵遣將。
“末將遵命,請大將軍放心!”李二黑與彭林齊聲應道。
“胡天、俞松,你二人亦率領一萬大軍,沿著南河東進。收復沃野、朔方、渠搜等縣,以及五原關故址!沿途有任何部族敢違抗華山軍軍令者,剷平他們!”李信看向胡天與俞松,說道。
“末將得令!我等誓死完成任務!”胡天與俞松立刻應道。
“你二路兵馬收復朔方郡之後,立刻東進收復五原郡各縣!注意,五原郡與代國相接,你們要注意代國兵馬的動向,如果發現對方有異動的話,立刻派人回來稟報於我!”頓了一下之後,李信對四人囑咐道。
“大將軍放心,我等記住了!”李二黑四人連忙說道。
“嗯!邵子松,你帶領五千人馬,向東進發,收復上郡、西河等北部各縣!敢於與我們敵對者,絕不留情!”最後,李信看向了邵子松,下令道。
上郡與西河郡,雖然很早就有縣城納入了華山軍的管轄之下,但那些都是比較靠近關中,以及是平陽太原一帶的地方。事實上,無論是上郡也好,還是西河郡也罷,這兩個都是大郡。
它們的境域範圍南北跨度都非常的大,如今真正掌握在華山軍手中的,基本上來說只有南面的那一半而已。剩下的北面這一半,因為孤懸於外的原因,所以,之前即便是收復了,也會面臨著很大的安全威脅。
但如今情況就不一樣了,整個朔方都收復了的話,這些地方自然就安全了。此時再不真正掌握在手中的話,未免有些說不過去了。
“末將遵令!”邵子松拱手道。
“第一,傳下懸賞令,但凡是有拿劉衛辰首級前來者,可以得到賞賜。第二,雖然說匈奴主力盡喪,但朔方河套等地被胡族佔據多年,其中實力少者並不在少數。你們此行三路大軍,以穩妥為主,不可輕敵冒進,要小心那些胡人耍心機手段才是!”末了,李信想了一下之後,特意叮囑道。
“是,我等必定謹記在心!”眾人神色一凜,連忙應道。
在臨戎縣故城中休整了一晚之後,第二天,大軍便各自分頭出發了。李信率領著剩下的四千人馬,就駐紮在臨戎縣故城之內。
雖然條件簡陋,但也並不妨礙李信在這裡辦公就是了。戰事進展至此,可以說軍事上的事情已經是完成了一大半了,剩下的便是政務上的問題了。
李信連續發出多道軍令,主要是就近從安定、北地等郡調集兵馬以及官員過來戍守的。畢竟,剛剛拿下的這些地方,連城池都沒有了,更不要說是百姓了。
唯今之計,只得先調集鎮軍過來守衛城池。讓官員們可以慢慢修復城池,而後招募百姓,儘快讓這些縣城都恢復過來才行。
初期來看的話,這件事情絕對不會容易,但時間長一點,這裡安定得久一點之後,便會容易得多了。
好在,當初制定計劃之時,便已經是想到了這一點,在各方面上的準備也早就已經是做好了。
華山軍三戰滅了匈奴人,這個訊息很快便如長了翅膀一樣,在整個河套地區傳播了開來。
這個訊息對於許多的胡人來說,感覺就好像是變天了一樣。畢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匈奴人都是草原上面的霸主,即便是這麼些年來威風不再,但也依然是橫行霸道的小霸王。。
誰能夠想到,這一次居然這麼快便徹底完蛋了呢!不過,相比起一般的胡人來說,更為驚恐的恐怕還是留在單于庭之中的那些匈奴人了。
因為許多本來被他們壓迫的小部族,此時一聽到這個訊息之後,紛紛趁火打劫,跑到單于庭中大肆的搶掠一番。如此一來,鐵弗部匈奴便再也支撐不下去了,最終只得倉惶向著北面的代國境內逃去。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