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即位之初,大唐才剛剛安定,李隆基便將自己一腔熱血與心思,都放在了最基本的民生之上,使得文壇沉寂多年。而經過了這多年的經營與發展,國家終於農桑穩定,財政蒸蒸日上,武功也已反敗為勝,邊疆步入安定,便只剩下文治,需要有人幫助他大張旗鼓地復興起來了。
張說可是文壇領袖,和蘇頲並稱“燕許大手筆”,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在張說的建議下,李隆基設立了麗正書院,用作編修經史,為天下文士提供了更多的官職。他任命張說為修書史,以總領書院眾學士,同時招納了太常博士賀知章等文學之士,讓他們或著書立說,或為天子講論文史,還給予了他們十分優厚的供應和待遇。
蕭江沅並沒有像李隆基那樣興奮,她怎麼看都覺得,這是一件只能花錢,卻得不到什麼豐厚結果的事。她的不以為然其實藏得很深,但還是被李隆基捕捉到了:
“怎麼,你討厭文人?”
此時,蕭江沅和李隆基正坐在紫宸殿裡看奏疏,沒有外人在,蕭江沅便坦然地道:“談不上討厭,只是也沒那麼喜歡。”
比起文人,蕭江沅更喜歡像宇文融那樣的能臣,因為他們更實用,可以解決實際問題,而不少文人都有著同一個毛病:過於理想,不切實際。官吏之間,她也更喜歡吏,因為官往往只提供決策和命令,而真正辦事的卻是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