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142章 戰時狀態(2)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同年四月,口徑15.5毫重型機槍研製成功,分單管步兵支援型與艦載雙聯型兩種型號。

使用機械瞄準和四倍光學瞄準鏡,三十發彈鼓供彈,彈鼓結構基本照搬了腋目人的彈鼓,經過改進和最佳化,供彈量改為三十發。

如是五十發15.5毫重機槍彈鼓裝滿後,人類裝填和搬運都十分不便,而金屬彈鏈技術還不成熟,且需要調整裝置和模具,帆布彈鏈又不適合彈筒過大的彈藥,而早期14.5、23毫米幾炮都使用三十發或二十彈橋或彈夾,為的就是便於搬運和裝填。

而這次繳獲的彈鼓足有四百個多,結構是現成成熟結構,百里燕沿用了彈鼓介面,因此腋目人的彈鼓鹹軍的重機槍也能用,但五十發彈鼓只適合守備和城防使用,野戰攜帶五十發彈鼓,步兵將沒有餘力攜帶更多的單兵武器和彈藥,權衡利弊,百里燕決定考慮生產彈鼓。

當然,如果改用騾馬或車輛,是能解決運輸問題,但當下仍更多考慮人的極限和適配性,過於依賴畜力機械,而忽略人,往往反受其害。

由於腋目人機槍射速慢,依靠人工搖臂供彈,因此五十發彈鼓的卡殼和供彈不暢的問題並不突出,鹹軍研發的重機槍每分鐘理論射速超過五百發,腋目人的彈鼓依靠卷簧推動,如此射速在高強度作戰下,卷簧容易疲勞,極易出現供彈問題,所有繳獲彈鼓一律做了彈簧升級,使之適應作戰需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