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48 作案工具很重要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為什麼作為一國水師,其主要戰力全都為制式的四百料戰船,其中原因,也是曾經作為一個門外漢的李天養所百思不得其解的。直到他親身上陣,跟隨李德他們一起經歷過幾回海賊之旅以後,才有所得。

四百料座船,按照現代的計算方式,差不多也就是在230噸排水量左右。而在明朝時代,有據可靠的記錄,除了那無人知曉,至今只聞其聲,而不得其所的鄭和寶船以外,上千料以上的海船,以明朝的造船技術,確實是能夠製造出來的,甚至有那兩千料左右的大船。

這是李天養親身所見,做不得假的。

如此一來,四百料戰船,真要跟那些上千料的海船比起來,從體積上來說,卻是是相差太大了。但實際上,從其對於海上作戰的實用性上來說,兩者卻反而是小的比起大的來說要實用得多。當然,我們這裡說的,是以我們中國的造船技術而言,而非歐洲同時期的造船技術。

明朝造船業,遠洋貿易當中,十之八九其實都是以福船為主,其中優勢,首尖利於破浪,底尖能降低海水的阻力,吃水深,則能幫助船主運送更多的貨物;同時,作為硬帆操風的利處,則是能最大限度的利用風力,還能減少人員操做風帆的難度。因為硬帆是能夠360度旋轉的,這就意味著,任何角度吹過來的風,硬帆都及時調整角度來相配合。

但是,相對的,越是大船,其所需要配備的硬帆面積也就相應增大,而在明清之時,硬帆多是以竹篾,草蓆之類編制而成。這就意味著,硬帆的面積,從一開始就不能製作得過大,因為越大的風帆,其重量就越重,故此也就有了所謂的二桅、三桅之類的帆船說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