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84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田,自然辛勤勞作家有餘糧,百姓安居樂業。

但是在王朝中後期,人口越來越多,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大量自耕農淪落到身為佃戶。窮的人越來越窮,窮到一無所有,窮到拿命去勞作,依舊只能餓到活不下去的時候,就是揭竿而起之日。

為什麼說華夏的農民起義,千古以來就是為了一塊田,原因就在這裡了。

而土地兼併是一件很緩慢的事情,而‘改稻為桑’其實就是將這件事在具體的區域具體的人中間激烈地爆發開。

‘改稻為桑’聽起來是一件好事,國家增加國用,老百姓也能因此獲利。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經濟作物當然要比糧食作物有前途。但是站在古代人所處的環境中,事情卻沒有那麼簡單。

古代人不像現代人,有了錢哪裡不能買來糧食。浙江省一半的人不種糧了,那麼大的糧食缺口,糧價會漲成什麼樣?朝廷說的好是會調糧,但是稍微有點腦子的就應該知道,這中間貓膩太多,更大的可能就是成為糧商以及糧商背後大人物賺錢的屠宰場!

況且就算是有錢就能買糧,錢又在哪裡?那個時代的老百姓都是很窮的,青黃不接的時期尚且要餓肚子,自然說不上有存糧存款這些東西了,實際上寅吃卯糧才是常態。

‘改稻為桑’是不可能立見成效的,須得等上三年才能桑葉換錢,這三年裡老百姓吃什麼?其實這就是提出這個建議的人,用心險惡之處了。三年裡面沒有積蓄的升斗小民支撐不下去看就只能賣田,不賣田就活不下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