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也只有一個考生不甘心地道:“到底什麼樣的家人會給自己的孩子取名一個‘遜’字?遜色的遜?差,比不上,及不上?盼著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哪有這樣取名的?” 而風口浪尖上的三人對此絲毫不知。此刻,他們正站在大殿裡,面對著前邊的五尊大神的盤問。 這五尊大神裡的四尊都是皇帝找來的陪審團——他的文化知識還是不過硬,生怕自己在詢問陸上最強的三名文科學霸時露怯,因此特地搞了這麼個五人評審制度——他一個,主考官兩個,再找來德高望重的大臣兩名。不過他沒想到的是自己這個偷懶的行為居然獲得了朝野之間的一致好評,大臣們紛紛讚美皇上推陳出新,很有民主之光。 這四尊大神分別是兩名主考——一名是德高望重的顧大學士,雪白的鬍子比頭頂雪白的頭髮長,因此常年帶帽。這名大學士看誰都是笑眯眯的,或許是年紀大了,性格也慈祥了起來。 而另一名則是禮部侍郎。他神情嚴肅,瞟過周遜的眼光,讓周遜覺得來者非常不善。他想了想,記起此人和嚴尚書似乎是友人。 而兩名大臣,一名是上回以“妾生子”惡意揣度過周遜的魯丞相。另一名看著卻很眼生。那人看起來三十多歲,舉手投足之間風姿卓絕。旁邊的人介紹道:“這位是皇上的皇叔端王,平日裡定居在梁州。” 端王容瑜……周遜聽說過與他有關的傳聞。 端王在的梁州,周採被流放的雲州,和之前鬧時疫的西洲都在大涼、北魏和景朝的交界處上。因此梁州鬧起山匪可不得了,萬一那群山匪和北魏勾結起來,整個梁州將被他們長驅直入。而這名端王年輕時曾僅憑一人之力剿滅了梁州最有名的一夥山賊——似乎是叫萬家寨,並將他們收編為了朝廷的軍隊——萬家軍。 旁邊的李邈卻小小地激動了一下,看起來他對這名端王十分憧憬。 端王自己似乎也感受到了眾人好奇的眼光,他笑了笑,道:“內人回京有事,承蒙皇上邀請,本王不才,便來陪審。” 哦,內人。周遜想,想必是端王妃了。不過他對皇親國戚的八卦一直不太感興趣,不過那名端王妃能陪著端王在苦寒的梁州駐守多年,想必也是一名十分溫柔賢淑的女子。 介紹了幾句來者的身份,殿試正式開始。 不過殿試的內容倒和周遜想得不太一樣。在他想象中,殿試到底是要莊嚴許多的。可不幸的是,皇帝身為皇帝,自然是其他四位大神的推舉下第一個進行發言。皇帝將那三張卷子拿起來繼續看,道:“為了保證複試的公平性,你們的卷子都是由謄寫官手抄後,再交由閱卷官去審,再將最好的十張交由朕及四位愛卿以點選出前三張的。因此,朕也不知道,是你們三個人出現在殿內。” 他像是隨口這麼一說,周遜心裡卻更安定了些。皇帝這是在告訴所有人,周遜的殿試,來得堂堂正正。 皇帝很隨意地問過三人幾句話,無非是多少歲了,讀過什麼書,未來有什麼志向等。三人分別作答,算是答得都中規中矩。大學士則問了三人一些四書五經相關的問題,李邈略有卡頓,周遜和嚴嘉對答如流。 嚴嘉對答如流倒不奇怪。他畢竟是嚴尚書的親子。可週遜居然站在他身邊,卻並不遜色,這就讓他有些驚喜了。 隨後便到了禮部侍郎。禮部侍郎似乎對周遜極為厭惡,言語間透著幾分刻意刁難的意思,他只問過嚴嘉與李邈幾個問題,卻對周遜連連追問,像是硬要找出周遜言語上的錯處來。 可週遜始終是不卑不亢,對答如流。終於,在言及同北魏是主戰還是主和的問題時,禮部尚書終於像是捉住了周遜的錯處般的,扶著鬍鬚笑道:“主戰?真是黃口小兒不知天高地厚。” 他連連說起許多件主戰的壞處,居然不留給周遜插話的空間。末了,他又道:“當年周翰林在時……” “而他如今,被髮配至雲州了。”周遜淡淡道。 “你!” “今日楊侍郎倒像是考生,說的話比皇上還多,”一個溫潤的聲音響起來,“楊侍郎說得夠多了,不如將時間交還給魯丞相吧?” 周遜沒想到端王會替他說話,一時之間有些詫異。而禮部侍郎聽了這句罵他越俎代庖的話,頓時寒毛都立了起來。他偷偷地看了皇帝一眼,見皇帝面色如常,這才放下心來。 他先前隱約聽說皇帝和這個名叫周遜的人之間有些私交的流言,不過他與嚴尚書是一黨的,自然要黨同伐異,一時之間居然忘了分寸。可皇帝如今既然什麼都沒說,也不曾打斷他,想必流言或許不盡實,皇帝和周遜之間也沒什麼關係。 這樣想著,他尷尬地客套了幾句,便將話頭遞給了魯丞相。禮部侍郎聽說周遜和魯丞相有齟齬,他如今雖然不開口了,但魯丞相總該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魯丞相坐在那裡,居然一臉魂不守舍的模樣,死死地盯著周遜。 “魯丞相?魯丞相?” 魯丞相這才緩過神來。他告了罪,開始神色如常地對三人進行考問,姿態如常,彷彿方才的走神只是一場幻覺。可在詢問周遜時,不知怎的,他的話居然意外地少。 周遜自己也為此感到詫異。他在魯丞相向他提問時,已經打起了全部的心神。 他還沒忘記那日魯丞相在宮裡,對他說的話。 魯丞相說他是妾生子,目光短淺也是正常可憐,留在皇帝身邊,也是為了討好皇帝,貪慕富貴。他還記得自己當日的回覆也算是牙尖嘴利,兩人算起來算是徹底地撕破臉了。 周遜並不在乎魯丞相怎樣想自己。方才見魯丞相死死地盯著他,他也只是心中一沉,卻並不出乎他的意料。 可他沒想到的是魯丞相在向他考問時,卻相當的魂不守舍。他像是突然被什麼刀刃斬斷了喉嚨似的,問出來的問題都有些欲振乏力的氣息,且透著一股古怪的急切感。 周遜想不通原因。下一個考問他們的則輪到了看起來溫柔好脾氣的端王。端王只簡單地問過了幾句,便放過了他們。 眼見著便是點狀元的時候了,按照皇帝如今制定的規章,點明三人所取得的名次也該由五人商量著去定。幾人商議了一番,便聽見皇上看向李邈,首先開口,將他點為了探花。 李邈臉上流露出一點失望的神色。不過他也明白,以他的表現,他只被點為探花,也很正常。 接著,便到了狀元和榜眼之爭。老大學士很為周遜折服,支援點他做狀元。禮部侍郎的態度卻很堅決地向著嚴嘉。皇帝依舊是沒有說話。而端王在思考片刻後,柔和笑笑道:“周遜是個好孩子。” “端王,你……!”禮部侍郎還想尋求一點支援。 其實他算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原本週遜和嚴嘉的水平孰優孰劣,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