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興鹽之一弊:取滷之法,為攤灰淋滷法。得鹽之法,為草木煎煮法。
此法,每場一面,需灰百擔,方能取滷。而煮鹽一鍋,也需柴草數擔。
對興鹽來說,這是弊端,因為成本太高。
但反過來看。
取滷用的草灰、煮鹽用的柴草,又都需要大量的草場林場來維持,這也證明淮南有大量的可開墾的土地。
且每場一面,就需草灰百擔,可知一個煮鹽場,至少需要六百畝左右的柴草地,方能維持運轉。
阜寧等地,皆有巡草廳,官兵需要每年巡邏,保證這些煮鹽的草場地不被開墾。這也使得這些草場地,經過多年的草木生長,已經不再是鹽鹼地了。
這正是墾荒有利的地方。
興鹽之二弊:鹽戶苦難,鹽商壓榨,多有逃亡者。
鹽戶之苦,陛下耳聰目明,定有所知。
僅以阜寧以南百三十里的一處鹽場來說,大前年招募了750戶鹽戶,之後水災、鹽商壓榨,至今逃亡的只剩下了80戶。今年又要重新招募。
鹽戶之苦,實在訴說。只是既為鹽戶,又不能去南洋,又有巡草廳盯著不能開墾,鹽商奸詐又多剋扣,如何不苦?
這些都是弊端,民日疲、心日怨。
但反過來看。
這些弊端,也就都成為了利處好事。
如漕運事,最難改的,便是百萬漕工衣食所繫。
淮南也有十數萬煮鹽為生的百姓,但他們和漕工可不一樣。
漕工被取代,只有靠朝廷安排給他們提供衣食,安穩生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