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捕鯨業,以及煤油的起步發展,都和紡織業的需求有很大的關係。
工廠固然是希望一天勞作14個小時的。
而即便松江府這種分包制下,農村婦女在農忙時候白天也是要幹活的。晚上紡紗線,就需要燈光。
一家人點燈肯定貴,燈油也是一個不小的開銷,所以就出現了這種今天張家、明天李家的情況。
每家點一次燈,每日輪換。
這大抵才是此時真實的中農級別的生活,一些裡的吝嗇鬼死前還是伸出兩根手指為了節省燈油蠟燭,因為這玩意兒也確實貴。
尋常人家,手裡捧著窩窩頭、菜裡沒有一滴油,這都算是好生活了。
就像是此時農村的廚房裡,普遍會有一枚銅錢。
這銅錢上面,會綁一根木棍。若是來客人了,熬湯的時候,會用這枚銅錢探入香油瓶裡。誰都知道,孔方兄中間是空的、露的。也正因空心,才用這玩意勾香油,保證每次就加一點點。並且此時大順農村普遍有一個“善意的偽生活常識”,那就是:香油加多了,一點不香,越少越香。
吃油尚且如此,又怎麼捨得點燈呢?
饒是這家人的佃農身份是假的,實際上是個中農化的佃農,可也是捨不得晚上點燈的。
然而即便如此,也比劉鈺在文登州那裡見到的北方農村的佃戶生活上要強得多。
聽著這農戶說起將來要種棉花,又擔心將來種棉種桑獲利太多以至於地主把低價抬高,劉鈺心道此事多半也有可能,你的擔心不無道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