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五七章 荷蘭災難年(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這既是劉鈺毛遂自薦,也是皇帝意有所屬。

既要足夠鎮得住場面,又要得讓那些商人信任有點信譽,還得和西洋人打交道,朝中上下資歷足夠的也就這麼一個了。

這可不是小事,就從東印度公司的賬目上來看,這可絕對是個朝廷重要的錢袋子。

若弄得好,朝廷可不只是那點乾股分紅的收入。大量的白銀湧入,朝廷也可以徵收鑄幣稅,搞廢兩改元、發行貨幣,乃至於適當發行一些元明紙鈔。

就算不考慮這些更復雜的東西,單單是南洋香料、靛草、咖啡等的收入,也是一筆鉅款。

更不要說下南洋緩解南方日益嚴重的人地矛盾;以及在廢漕改海之後,將一批人扔到南洋去,免得在國內鬧事。

按照宋朝的經驗,是要把一些青壯編入廂軍的。青壯挑走,剩下的老弱病殘,又如何起事民變?

南洋的問題,長久看,關乎國運。

如今正需開拓,穩定局面,皇帝也不覺得還有更合適的人選。

看上去好像是南洋好多都是劉鈺這邊的人,但所謂烈火烹油。日後待南洋的局面好轉,漸漸就把這些人都拉回朝中。該封爵的封爵,該入樞密院養老的養老,倒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只要海軍還捏在李家手裡,南洋造反,比在山東、河南造反還要難。

開拓事難,待南洋安頓下來,也就不需要非得這麼有能力的人了。只要蕭規曹隨即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