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賺錢肯定是賺錢。這些天我一直在倭國那邊,朝中有些事不太清楚。問題是朝廷準備把蝦夷的買撲費定個什麼價?一年多少錢?”
齊國公、翼國公這些天一直關注此事,待劉鈺一問,自是如數家珍。
“兩年免徵。買撲一次一甲子六十年。從第三年開始徵錢,前十年每年五千兩。十年後每年額定四萬兩。”
這個定價可真的是不怎麼高,偌大的蝦夷地,可開發的土地面積極多。加之又多是火山灰地,肥力很高。緯度雖和海參崴差不多,但氣候溫暖和積溫,因著暖流的緣故,倒是和遼東差不多。
劉鈺心裡盤算了一下,十年後每年定額四萬兩,在大順這邊也算是比較標準的大縣的收入了。
在去日本談判之前,朝廷發生過一件事,劉鈺印象非常深刻。
當時在推廣文登州的攤丁入畝制度,直隸的一個名叫“獲鹿”的縣,當地縣令乾的挺積極的,就上了一份迎合改革的統計報表。
結果拍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被皇帝當成了反面教材,在朝會里大肆諷刺了一番。
其實幹的不錯,就是寫報表寫的太扯淡。
那份報表,既讓劉鈺瞭解了一下大概每個縣的農稅收入,也讓劉鈺大開眼界知道了許多神奇的度量衡單位。
其奏報曰:本縣上中下三等土地,合計十三萬八千八百八十九畝二分一釐三毫二絲八微,折算丁口銀入畝,合計徵收畝稅二萬兩千三百六十六兩五錢八分八釐三毫四絲一忽二微九織六沙二塵二埃七渺二漠九虛一澄四清六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