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最為矯捷迅猛的巨鮫,在那巨鮫翻身之時,水鏡如離弦箭般斜衝直上,將手中青銅長劍穩準狠地扎進了它的脊背之中。
被刺中的巨鮫吃痛劇烈掙扎,水鏡不管其他,直接翻身騎上它的脊背,握著劍柄逼迫它將遊向轉南。
鮮血瞬間從傷口溢位,向四周蔓延開來,遠處鮫群即刻騷動異常,餓虎撲食般轉向此處衝來。
水鏡身下這鮫本就是鮫群中數一數二的健壯兇悍,此時被利劍所刺,就如千里馬被紮了馬臀一般,遊-行快如閃電,急速飛竄往南,流出的鮮血引得鮫群緊隨其後,浩浩蕩蕩如千軍萬馬般向南衝去。
不久之後,水鏡遠遠看見了骨扇島的輪廓,他回頭看了一眼綴在身後的不遠處的鮫群,成竹在胸。
骨扇礁越來越近,水鏡蓄勢待發。
就在距離礁帶不到一丈處時,巨鮫扭身想要避開礁帶,水鏡卻是緊握劍柄,阻止了它變向的可能,同時將深入鮫身的劍尖往前一挑,劍柄往後一壓,硬生生逼得巨鮫躍出水面,在空中劃過一道如虹橋般的弧線,落入骨扇礁南側深海水域之中。
不出水鏡所料,前有鮮血為餌,身後鮫群狂躁盡顯。
就在水鏡驅使巨鮫躍過礁帶片刻之後,緊隨其後的所有巨鮫無一例外盡數躍骨扇礁而過,追入深海水域。
鮫群原本就屬於深海,若不是那夜颶風將它們裹挾在暴漲的海水中推過骨扇礁,它們可能永遠都不會進入淺海。
後來海水急退,骨扇礁便成為了攔截他們回到深海的“城牆”,若沒有引誘刺激在前,使它們在衝動中一躍而過,以它們巨大的身形很難在不擱淺的前提下安然遊過礁帶。
進入深海水域後,海面上並無太多變化,只是多了些偶爾出現的孤島。
那些島有大有小,遙遙孤立在滄海中,與魚群和海鳥為伴,有種遠離塵世喧囂的清淨。
巨鮫載著水鏡一路往南,日出之時還偶遇了一頭浮上海面噴水的巨鯨。
待到巨鮫遊速漸緩之時,鮫群已經深入了南海腹地,水鏡便不欲再往南引,看準了遠處出現的一處海島,控制著巨鮫向那海島游去。
這巨鮫似乎是在這一夜中已經被驅使慣了,如今水鏡把著它的方向,它便閉眼直往前衝,直至淺灘依舊不停,硬是將身子拱上沙灘擱了淺。
水鏡甫一翻身下來,忽聽身後不遠處“啪啪啪啪”幾十聲連響,他回頭一看,竟見那鮫群也如瞎了眼般前赴後繼跟著衝上了淺灘。
水鏡無奈,走回去將它們一個一個推回海中,這才又回到了沙灘上,站到了一路被他騎乘的巨鮫身旁。
第126章 瓊國邊陲夭桃鎮
他拔出刺入鮫背的青銅長劍扔到一旁, 抬手覆上它脊背上的劍孔,片刻後,那劍傷在他手下痊癒, 巨鮫卻一動不動毫無反應。
水鏡愣了愣, 收回手來。
死了?
他繞著巨鮫走了一圈, 發覺它的確已經沒了任何活著的跡象。
靈氣可愈傷病, 亦可令草木回春,卻無法令有魂之物起死回生。
人有魂元, 鳥獸亦有魂元,身死之時魂元便會離體,軀體即便痊癒也無法將魂元喚回。
“嘖,”水鏡喃喃道,“你怎竟如此嬌弱?”
他向來不愛插手人間生死, 對鳥獸亦是一視同仁,並無意以這巨鮫性命換取那幾船人命, 只想著待將鮫群領回深海便為它拔劍療傷,可不料只稍有耽擱便晚了一步。
不過既然事已至此,水鏡也無可奈何,他不是那傷春悲秋之人, 對這巨鮫也無甚愧疚可言。
他席地而坐, 拍著那鮫屍道:“你們傷人性命在前,我替人傷你性命在後,按著人間說法,這倒也算是因果相報, 想來你也不會有何怨懟。”
他拿起方才扔下的長劍看了看, 此時這劍身已然彎折,上有不少磨損, 還佈滿血汙,顯然不堪再用。
水鏡想了想,用劍身敲了敲那鮫屍,又道:“既然如今你已身死,魂元離體,依我看,這身骨肉也別浪費,我便替你物盡其用吧。”
說罷,他起身乾脆利落地從鮫屍中將鮫骨剔出,餘下血肉拖進海中。
屍體甫一入海,鮫群便一擁而上,片刻間將其分食而盡。
分食完後,鮫群便不再聚集此處,轉而向深海游去。
水鏡用海水將那鮫骨清洗乾淨放在一旁,坐在沙灘上伸了個懶腰,從懷中掏出被水浸溼的冊子,抖了抖,鋪開晾在了身邊,而後以手枕頭往後一躺,翹起腿,望向萬里蒼穹。
千年來,水鏡早已習慣瞭如此刻這般獨處。
獨處時,不必理會日月更迭,不必在意陰晴雨雪,亦不必計較光陰流逝。
他向來不知寂寞為何物,也從未有過牽掛惦念,可此時看著空中悠悠飄過的白雲,他眼前卻時不時晃過一個個稍縱即逝的畫面。
望溟塔頂,那少年跪地遙望滄海的眼神。
星河之下,船頭負手而立的那一抹修長背影。
月色之中,那少年在船尾閉著雙眼微微揚起下頜的模樣。
水鏡忍不住彎眼笑了笑。
雲捲雲舒,日落月升,朝暮更迭。
不知過了多久,水鏡起身,踏著岸邊礁石潛入海底摸索了一番。
重新上岸後,他將晾乾的冊子重新揣進懷中,拿上鮫骨,騰空往北飛去。
……
回到陸地後,水鏡並未停留,轉為步行繼續北上,而後向東,直至進入瓊國境內。
大鑾攻瓊那一戰持續的時間極短,瓊國防線崩潰後,瓊都隨即失守。
都城被奪下後,其他城池守軍便不戰而降,因此,大戰對瓊國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極小,大多地方並沒有大戰方歇時的兵荒馬亂,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
瓊國不同於桑國是因水土整治而變得適宜生存,它乃是“天生麗質”,遍佈青山綠水,甘源沃土,就好像在創世之時,諸神就對它極為偏愛。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生在這山清水秀紅情綠意之地,瓊國人大多有種與生俱來的才情與靈動,善書畫,善詩詞,善歌舞,善精工。
但也正因如此,舉國上下都瀰漫著一股“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的風氣,下至百姓,上至朝堂,都將“及時行樂”奉為生存之道。
用人間的話說,此乃“不思進取”,但在水鏡看來,倒也無可厚非。
人生不過短短數十載,若都用以籌謀“來日”,那“今日”豈非煎熬?
不過,人間諸事皆是過猶不及,也正是因這種風氣,瓊國皇室才最終遭到滅頂之災。
細究起來,原因有二。
其一,瓊國境內的所有亭臺樓閣,宮殿園林都建造的極為奢侈華美。
華美到何種程度?曾經瓊國樓宇出現在南海成為蜃景時,人們皆稱那是海上仙山,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奢侈與華美都並非憑空得來,國庫金銀有限,既是要不斷投入
建造樓宇,就必然要加重賦稅,勞民傷財。
其二,瓊國皇室對器物與玩物精緻程度的要求幾乎到了苛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