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君臣尋了個亭子,宮人立即在石凳上鋪了軟墊,又在旁邊燒好了茶湯奉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美滋滋。
飲著茶湯,溫彥博看周圍春光大好,美景環繞,皇帝一副興致勃勃的樣子,心說陛下可能又要作詩了?
正好他也是整日裡埋首公務,不得多少清閒時光,今日入宮伴駕同遊,不拿出點文章佳句來,錄入一下起居注,豈非不美?
可惜李破這個皇帝向來不按常理出牌,飲了幾口茶湯便說道:“各道設布政使之事商議的怎麼樣了?”
在道中設立布政使之職自然是李破提出來的,他不知道布政使是後來哪位皇帝的首創,可他知道布政使是省級長官,同樣也是中央集權的一部分。
隋以前的地方行政等級是明確的二級制,州郡和縣,而在一些重要的地方設大都督或是總管,這就是三級制的雛形。
只不過大都督和總管往往都是軍政一體,職高權重,幾乎等同於諸侯。
一旦有事,這些都督啊總管啊就算是再受皇帝親重,也很容易擁兵自立,非常不利於中央集權統治。
隋末戰亂之中,這個缺陷就表現的非常明顯,李破本人就曾任雲內通守,代州行軍總管,幷州總管等職。
王世充,羅藝,薛舉,梁師都,李軌,甚至是蕭銑,杜伏威等人,幾乎都任職過此類職務,他們同樣也都參與了隋末混戰。
而大唐平定了戰亂之後,為儘快平息地方上的亂局,沿襲了這種制度,設下了不少總管,主掌地方軍事和政務,李破的老丈人兼老師李靖,更是在江右任職大都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