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呂宗業等鄭升離去,才湊到長孫順德身前低聲跟他稟報,「侍郎,孫伏加正在核對去年和今年,上呈御前的奏疏的出入錄記。
有那麼幾份都是下官替侍郎簽下的,從進入門下,到送呈上去,壓的時日太長,對不上啊,尤其是他還問起了前些時長孫無忌的上書。
我記得是在門下延了三日才送上去,下官也無能為力,您知道的,送到太極殿的奏疏都要有起居郎和值守宦官的簽押……
雖然不算什麼大事……」
說到這裡,他看到長孫順德已是臉色大變,當即就住了口。
在他看來,每日裡送到門下省的奏章數都數不過來,有很大一部分當即就被散騎常侍們給駁回了,因為各種原因發回各處重審,是到不了御前的。
還有一大部分,只是陳述性質的文章,一般都是表功的,送到太極殿,有門下省的批註,皇帝也不會仔細閱覽,大致看一看,沒毛病就蓋章。
另外諫疏要仔細些,大放厥詞的那些一般到不了門下,只要送到門下省,那就得門下的官員們掂量一番,大致上都能送到太極殿給皇帝御覽。
諫正闕失的文章,不管皇帝樂意不樂意,都要看一看,只有那些昏聵的君王,身邊圍滿諂媚之徒,才聽不得這些。
至於那些關於國策的奏章,其實才是門下省著重審議的重點。
流程就是這個模樣,門下省的官員們輔左在君王身邊,職能上和後來的秘書差不多,外臣得罪不起,可你要說他們真能做出多少貢獻,卻也無從談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