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在媒人的指揮下把紅綢交到劉芳手中。
門外眾位兄長已經等候著,等到媒人發話,便從安慶開始,依次來輪流揹著劉芳出門。
這也是劉國公
府特有的送嫁方式:哥哥太多,總是讓世子大哥背妹妹出嫁,別的哥哥也不樂意,所以才有了這樣的規矩。
國公府是很大的,往常,劉芳一直都這麼覺得:你能想象得到自己家跟後世公園一樣的面積嗎?反正以前的她是想象不到的。
可今日,她卻覺得,國公府是這麼小,路這麼短。
從內院到大堂,與楊安一同向劉國公與劉國公夫人叩首拜別,然後再重新被揹著踏出國公府。
一路上,哥哥們都說:“別怕,有×哥在呢。要是他敢欺負你,我就帶著人去揍(收拾)他!”
最後是世子安庚揹著劉芳送她上花轎,楊安一直牽著長長的紅綢跟著。
安庚說:“要是在楊家過得不快活,就回家來,大哥去接你。”
劉芳頓時淚流滿面,哽咽著答應一聲:“知道了,大哥。”
楊安:……大舅哥耶,我還在呢,您就不避諱避諱?
這一世,有這樣的家人做後盾,真好!
…………
總算是順順利利接到人了,楊安咧開嘴傻笑,翻身上馬,帶著隊伍吹吹打打地一路向著外城而去。
九爺安廑帶著安庭幾人一起送嫁,後面還跟著送嫁妝的隊伍。
先是楊安僱傭的那群壯漢抬著的嫁妝,浩浩蕩蕩,後面還有跟隨陪嫁的護衛,僕人們也都各自抬著嫁妝,劉芳日常用的物品一路跟隨。
周圍百姓看著,津津樂道,說嫁妝豐厚的,說陪嫁人數多的……總之說什麼的都有。
隊伍繞著皇城從另一道門出內城再回到外城,然後一路回楊家。
楊家中等待的人也趕緊放了鞭炮迎接,踢轎門,跨火盆,拜天地……一番折騰之後,劉芳這才安坐在新房之中,等待著楊安挑蓋頭。
等所有禮儀都結束了,媒人退了出去,僕人也都到門外等候,兩人這才相視一笑。
“太累了。”劉芳扶著鳳冠,直皺眉。
楊安看著她,眼神痴迷,笑著道:“你先洗漱歇息,吃點東西,我,我還要到外面敬酒呢。”
劉芳看他的樣子覺得好笑,也有些害羞,點點頭,道:“那你趕緊去吧。”
楊安伸手扯了扯她的衣袖,依依不捨,“那,那,我去了啊。”
劉芳紅著臉,嗔了他一眼,“
那你倒是走啊。”
楊安笑,“你今天太好看了,我捨不得。”
劉芳頓時低頭,臉紅彤彤的。
磨嘰了好一會兒,楊安才不甘不願地出去敬酒了,書墨帶著書畫進來先伺候劉芳洗漱更衣。
“你們也都累了,趕緊去吃點東西吧。”
洗漱好了,劉芳趕緊對書墨她們道,“讓琉玉她們過來伺候也是一樣的。”
書墨笑著回道:“放心吧,姑娘,奴婢們已經分好班了,一會兒就去。”
“這樣啊。那就好。”
“姑娘也趕緊吃些東西歇一歇吧。”書畫提了食盒進來,在桌上擺好,對劉芳說。
第20章 第18章
“嗯,好,我自己吃就行,不用你們伺候了,趕緊下去歇歇。”
“那好吧,姑娘。您先用膳,一會兒奴婢們過來收拾。”
書墨她們也是累了一天,現在也不好硬撐,畢竟今兒還得守夜呢。
“嗯。”
等書墨她們下去了,劉芳自己坐在桌旁慢慢吃著:一碗雞絲麵,幾道鹹口的點心,都是合她口味的,因此她吃得很滿足。
等劉芳吃飽喝足,書墨帶著人過來收拾好了,那邊楊安還沒結束。
直到劉芳都挨著床邊睡著了,楊安才帶著酒氣回房。
又是一番洗漱折騰不說,等劉芳扶著楊安在床上躺好,她一下子就被扯進了楊安懷裡:“娘子……”
劉芳閉眼:該來的還是得來,她早有心理準備。
這一夜,註定是火熱得直燙人心的……
…………
楊家並無長輩,所以第二天劉芳與楊安只要開祠堂祭拜一下先人,再把劉芳的名字寫上族譜,然後去恩師家拜見道謝一番,順便認認親也就可以了。
一整天,楊安都粘著劉芳,小姑子楊慧也時刻跟著嫂子的身後,倒是讓楊安有些鬱悶。
劉芳的陪嫁僕人很多。
因此整個楊家光是放她的嫁妝以及安置這些僕人都已經夠嗆。
這一天劉芳就趕緊整理自己的嫁妝,安置好陪嫁的僕人們的差事,讓他們趕緊該幹嘛幹嘛去。
如此一來,倒是讓陪嫁僕人少了三分之二。
國公府的嫁妝是有定額的,但因為劉芳是她那一輩最小的,所以得到的添妝也就最多,倒變成了她的嫁妝是最豐厚的了。
不過呢,大多數都是田莊商鋪,宅子這樣的固定資產,也有一部分壓箱底的銀票,其他的布匹字畫古玩首飾什麼的,那簡直就是一箱箱的。
有是聘禮裡頭的,也有劉芳自幼到如今用過的,還有親人添置的,特意定做添妝的……
楊安索性也沒事兒,就也幫忙著整理。
一邊整理,他一邊心驚:國公府這麼有錢的麼?
劉芳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想什麼了,在一旁邊看著嫁妝冊子邊說:“也就是我遇上了好時候。
當初長姐出嫁時,府裡可沒有
這麼多好東西陪送。
我還記得,到了七姐出嫁的時候,府裡都還過得緊巴巴的,也就是八姐,九姐她們出嫁的時候,府裡才好了許多。
那時候,大哥已經在大理寺立住腳,雖然官職還低,但好歹是在皇上面前露臉了,也讓大家看到了他的才幹。
後來,八哥孤身一人去了邊關,拼著命掙回了功勳,被封了將軍,府裡才真的漸漸好過了起來。”
劉芳笑了笑,滿是懷念,看著楊安道:“你大概是想象不到,我小時候啊,府裡吃點心都是有數的。
因為沒錢。只有在有客人來府中拜訪的時候,府裡才會做些糕點,用來招待客人,維持府中體面。
然而日常裡啊,我是見到街上的糖葫蘆都會流口水的饞嘴貓。
那時候啊,我小哥每天就是計算著他那不多的月銀,數著銅板,每天給我買一支糖葫蘆,然後咱們兩個一起分著吃。
哦,對了,還有十七姐。她呀,好吃,也貪吃,每月的月銀都不夠花的。所以啊,每回小哥買了糖葫蘆回來,她就會跑來爭著一定要吃上一個的。”
楊安真是沒想到,“我原以為,你出身高貴,日子一定是過得極好的。”
劉芳搖頭笑著道,“倒也沒有過得不好。只是府里人多,要維持體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