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飯後,兩人回到微電子樓。
陳婉清躺在沙發上問道:
“學弟,關於我們做的聚合反應,你有沒有什麼改進的建議?”
許秋回憶了一下昨日高階教學時總結的經驗,說道:
“氣密性的問題,用真空矽脂可以解決。
此外,我覺得可以參考蒸鍍艙的除氧方式,在抽真空的時候,用熱吹風機吹玻璃儀器壁,可以有效去除吸附的氧氣。”
“熱吹風機嗎?可以嘗試一下,”陳婉清道:
“對了,你說我們下次投反應,溶劑要不要多放一點,那樣就不會蒸乾了。”
學姐這是自己往坑裡跳啊,許秋忙道:
“不,我覺得溶劑非但不能多放,還要少放。
這次只是因為氣密性的問題導致溶劑蒸乾,可不能因噎廢食。
溶劑的量越多,單體濃度就越低,聚合反應速度越慢,反應時間拉長了,可能會提高副反應的機率,而且催化劑活性也會降低。”
“好像有道理啊,”陳婉清猶豫了一會兒,說道:
“就聽你的吧,這次我們加少一點溶劑試試效果。”
……
休息半小時後。
“我打算再重新投一遍昨天的反應,你呢?”陳婉清道。
“我也一樣吧,這樣也好比較一下兩次產物的差別。”許秋道。
重蒸的甲苯、烘乾的玻璃儀器已經準備好,兩人各自進行實驗。
搭設反應裝置。
稱量單體,和昨天一樣,加起來一共160毫克左右。
加入甲苯溶劑,8毫升左右,先用熱吹風機吹玻璃儀器壁,再進行抽氣、排氣操作,重複三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