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言而有信方可讓諸蕃信服,阿史那伏念雖然起兵叛亂,但他在裴大總管的威勸下率部投降,免卻了戰事的再進行,讓我軍將士少了傷亡,這是功一件,原本就應該赦免其一部分罪!還有,阿史那伏念是因裴大總管擔保其不死,才來降的,作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裴大總管所言代表了我大唐,要是其來降,還殺了,那我大唐必將失信與天下!
阿史那伏念起兵叛亂有罪,應予重責,但罪不至死!”
站出來力挺裴行儉的正是賀蘭敏之,他想不到今日裴炎會當眾對裴行儉發難,還是這樣的事。
他是曾聽聞阿史那伏念因裴行儉派人威脅加規勸後,放棄了抵抗,率殘部來降的。他也知道,要是阿史那伏念繼續抵抗,其部雖然逃脫不了被殲的命運,但我軍肯定要付出一定傷亡的,而且混戰中在草原上混了多年的阿史那伏念僥倖逃脫也不一定。阿史那伏念願意來降,裴行儉肯定非常願意看到,就如青海之戰時候贊婆率部來降一樣,領兵將領哪個不希望不戰而屈人之兵?
裴行儉做出保他不死的決定,這樣的事在戰場上發生是非常正常的,要是朝廷逆了我大軍領兵將領的意思,在這名叛將沒繼續作惡的情況下,依然處斬,那會讓這名將領名譽掃地的。他清楚,裴炎不是不明白這個事,此人只是想針對裴行儉提出此議,想趁機打擊一下這位族親。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