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華失笑。
其實年底事情是多,但還沒有多到不讓他們休息的地步。葉軍華只是覺得自己身份有點敏感,有必要多為廠裡服務。
新中國的工人之所以被稱為鐵飯碗,不只是因為工人兄弟待遇好,這份工作還可以一代一代傳下去,相當於舊社會說的“世襲”了,一個人當工人,子孫後代都有鐵飯碗了,這才是最值錢的。
葉軍華雖然是高中畢業的“高材生”,能夠進縣紡織廠這樣的大單位當實習工依然三生有幸了,他自己都心滿意足別無所求了。
至於想不想更進一步,那也不是他說了算的,還要看廠裡有沒有老同志的退休,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有人退休才有人轉正,多的是幾十個實習工搶一個轉正名額的情況,關係背景或資歷能力至少要有一個,這樣才搶得過別人。
葉軍華很清楚三兩年內他是不可能轉正的,目前要做的就是踏實工作,正式工不用擔心什麼,但像他這種背景不夠硬、又不是廠子弟的實習工,再不好好做人,倒是隨時有可能被頂替掉。
所以年底這兩個月,他就不準備休假了,反正他沒媳婦孩子要照看,家裡一切都好,沒有後顧之憂,就很願意跟那些有需要的老同志換換班了,多做好事,給自己攢名聲。順便這兩個月的假,也可以攢在年後一起休息,一舉多得。
葉軍華的打算已經跟葉隊長夫妻說了,他們也都支援,現在就沒必要跟小妹再解釋了,他說得再多,這傻丫頭都未必能聽懂。
其實葉舒華挺懂得,工作忙沒辦法嘛,這話她從小聽到大。葉三哥的對話也讓她瞬間想起了小時候。
大概小學一年級,那時候葉舒華的父母已經離婚兩三年了,但她沒這個概念,因為從有記憶起,她就是跟爺爺奶奶生活的,父母那個時候事業剛起步,三五個月也未必能回去看她一次,所以父母在一起或者分開,對她來說都沒區別。
葉舒華只知道同學們週末都會跟爸爸媽媽去遊樂場動物園,就她沒跟爸爸媽媽逛過動物園,穿再漂亮的公主裙、揹著讓小朋友們都羨慕的進口書包,她依然感到不爽。
那一年葉舒華生日,爸爸匆匆回來一趟,送了個從國外帶的生日禮物就要走,媽媽更是人都還在香港沒回來,打了個電話說回來給她補上生日禮物就完了,葉小公舉累積的不滿當場爆發,抱著葉爸爸的腿哭得天昏地暗,就是不讓他出門。
當然葉爸爸最後還是走了,因為他約了一個很重要的投資商。那一次生意談得很成功,開著小公司的葉爸爸搖身一變成了大老闆,沒多久葉舒華也跟著爺爺奶奶從小公房搬進了大別墅,而那個生日也給了葉舒華深刻的印象,讓她明白大人的工作是天崩地裂、海枯石爛也不能取消的。
從那天起,年幼的葉舒華就算還沒有磨滅對父母天然的親近,但只要聽到工作兩個字,她立馬變成聽話不粘人的小乖乖。
好習慣值得延續,現在聽到葉三哥也說工作忙不能回來了,葉舒華很快點頭不糾結,轉而旁敲側擊的道:“那三哥過年回來的時候,不要再浪費錢買紙筆了呀。”
葉軍華雖然不至於像宋清徽一樣把葉舒華看得透透的,但也聽得出她這話的言外之意,故意回道:“好啊,小妹喜歡畫畫是不是,那我給你買點顏料?”
葉舒華嚇得把頭搖成撥浪鼓了。
快閉嘴吧您,剛買了一套文具就讓她過上每天練字才有飯吃的悲慘日子,再買一堆顏料回來,她是不是每天練完字還得畫兩張才有飯吃?
伙食沒變好,日常任務卻越來越難刷了,葉舒華還想跟他算賬呢。
當然只能在心裡記一筆,在葉三哥面前,她還要保持乖巧甜美好妹妹的人設,葉舒華堆滿笑容、善解人意的表示,“三哥真的不要浪費錢了啦,家裡這些筆墨已經夠我用了。”
說來說去,還是沒能吐出“把工資留著娶媳婦”標準答案,葉軍華就知道她所謂的不要浪費錢,不過是希望讓他買點有用的東西罷了,什麼東西對小妹有用呢?
葉軍華突然福至心靈,笑道:“等過完年,你跟大寶也差不多該把兩罐麥乳精吃完吧,我再買點回來?”
葉舒華也眼睛一亮,一臉矜持的點了點頭,如果葉三哥執意要買,她肯定會笑納的啦。
把她的表演盡收眼底的葉軍華頓時哭笑不得,暗想為了攢錢給他們買麥乳精,他也要回單位努力加班了。
葉三哥壓力山大的踏上回城之旅。
第23章 (補更2.3)
自從葉三哥說快過年後,葉舒華就發現“年味”越來越濃了,有兩個很明顯的變化。
首先是天氣越來越冷,床上薄薄的稻草馬上就要不夠用了,於是葉舒華髮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幾乎家家戶戶都在門口曬稻草。王翠芬也趁太陽正好的日子,花兩天在院子裡挑出鬆軟乾淨的稻草,並進行充分暴曬後,然後把稻草紮成一床床厚厚的“床墊”,據說在這種草墊上鋪床鋪,下雪天睡覺都不覺得冷。
剛穿來的時候,葉舒華還會對這種說法表示不屑,但是在這邊生活了幾個月,她已經深深佩服勞動人民的智慧了,葉大寶在鋪滿稻草的院子裡探險時,葉舒華就纏著王翠芬同志讓把她的“床墊”扎得厚一點,這樣睡覺更軟更舒服。順便還讓她娘給灌兩個稻草枕頭。
說起枕頭也讓人心酸,葉舒華上輩子喜歡各種又大又軟的枕頭抱枕,走到哪躺到哪,來到這個年代才知道大隊很多人都不喜歡用枕頭,葉家也一樣,讓她想搞個枕頭睡覺都那麼難,只能在她娘趁手的時候提要求了。
王翠芬到底是親媽,還真按照葉舒華的要求,“奢侈”的給她灌了兩個又大又軟的稻草枕——用慣了記憶枕乳膠枕的葉大小姐,如今現在連棉花枕都不敢肖想了,抱著兩個稻草枕差點笑成一朵花。
除了天氣越來越冷讓葉舒華察覺年關將近,王翠芬、林紅梅和宋秀秀有越來越多的時間在家裡搞建設,也是很明顯的標誌,因為地裡的活沒剩多少了,女人們有時間在家裡準備除舊迎新工作。
這個時候,有經驗的小朋友已經在掰著手指算再過多少天,大人要去鎮上買年貨了。
葉舒華就沒這遠見,直到前一天晚上,才聽王翠芬同志閒聊說明天得要去鎮上趕集,她喜出望外,並且軟磨硬泡了一晚上,成功讓她娘答應帶她去趕集。
不過王翠芬也把醜話說在前面了,“咱們這離鎮上不算遠,但也有五六里路,我們不用兩刻鐘就能到,你要是跟不上,可沒人停下來等你。”
葉舒華聞言迅速的換算了一下,三千米不能超過半個小時,她娘這是去逛街還是去打仗啊?
對於這個要求,葉舒華是有點想打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