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看見小女娃就稀罕得不行了,開啟匣子,見裡面是塊兒擦得乾乾淨淨的卵石,形狀像桃子,盧太公立即明白了小初錦的意思,故意誇張地道:“哎呦,這是初錦送我的壽桃嗎?我嚐嚐好吃不。”
說著,盧太公就要去拿裡面的卵石。
小初錦急了,捂住盧太公的手道:“這個不能吃,只能看!小心崩了牙!”
小丫頭連崩牙都懂,這下子不僅盧太公笑,周圍的眾人也都笑了起來。
只有依然不明真相的盧俊沒笑,男娃好奇地湊到曾祖父身邊,探頭一瞧,發現匣子裡面只是一塊兒破石頭,盧俊立即哼了哼鼻子,看著小初錦道:“我還以為是什麼好東西,原來就是一塊兒破……”
“你給我一邊去!”盧太公打斷自家曾孫的話,還瞪了盧俊一眼。
盧俊還想反駁,被梅氏匆匆拉走了。
阿嬌也把小初錦牽了回來。
盧太公不忘向小初錦道謝,哄得女娃娃笑了,再去看孟昭。
孟昭與盧俊同歲,性情乖巧多了,他送盧太公的是他寫的一篇賀壽詞。今年開春盧俊已經去官學讀書了,字跡仍然稚嫩,卻可見一分俊逸的風骨。
盧太公連連點頭,孟昭這小子,真是可造之材,也不知道是阿嬌夫妻倆會教,還是孟昭從親生父母那邊繼承了這方面的天分。
“昭哥兒這字不錯,多練幾年,肯定比你爹寫得好。”盧太公一邊誇讚徒孫,一邊揶揄了一番徒弟。
趙宴平的字的確難登大雅之堂,他笑了笑,並無任何羞惱。
後面還有賓客等著,趙宴平一家分別去男客、女客那邊休息了。
就在壽宴快開始的時候,前院突然傳來一陣轟動,女眷們豎起耳朵聽,忽然聽到一片整齊的“皇上萬歲萬萬歲”!
阿嬌心裡一驚,竟然是淳慶帝來了嗎,堂堂九五之尊,親自來為盧太公祝壽?
淳慶帝就是來替盧太公祝壽的。
盧太公是兩朝元老,先帝在世時盧太公便是大理寺卿,後來他登基了,繼續用盧太公做大理寺卿,一晃眼三十年過去了,盧太公也是唯一讓他信任了三十年而不曾有過任何懷疑的老臣。如今君臣倆都已到了暮年,不定誰先離開,今日盧太公七十大壽,淳慶帝怎能不來喝一杯?
帝王為臣子祝壽,如此殊榮,饒是盧太公也激動得滿面紅光,恭敬地將淳慶帝請到了上位。
淳慶帝讓眾人不必拘束,該吃吃該喝喝。
皇上都開口了,為了活躍氣氛,一干臣子也繼續若無其事地交談起來。
盧太公坐在淳慶帝旁邊,不時朝淳慶帝舉杯敬酒,次數多了,淳慶帝忽然瞥見盧太公袖子裡好像有什麼東西。
“哦,這是趙宴平送老臣的賀禮。”見淳慶帝有興趣,盧太公取了那薄薄的冊子出來,他之前已經抽空看過了,稍微費了些腦筋才猜到兇手是誰,儘管謎底對他來說不算難,盧太公仍然很喜歡徒弟的這份心意。
聽完盧太公對這份禮物的介紹,淳慶帝不禁馬上翻閱起來,看完之後,淳慶帝微微皺眉,思索的時候,下意識地看向趙宴平的方向。
旁人可不知道皇上為何皺眉,又為何盯著趙宴平,還當趙宴平闖了什麼禍,漸漸都停了說笑。
宴席上的氣氛頓時凝重了幾分。
盧太公扯了扯嘴角,想勸淳慶帝不必著急猜,又怕皇帝的自尊受不了,只好默默地等。
淳慶帝過了會兒才發現眾人都在觀察他。
淳慶帝笑了笑,揚起手裡的冊子道:“趙宴平編了一個案子給老太公賀壽,朕現在讓人念出來,大家一起猜猜兇手是誰,誰最先猜出來,朕有賞。”
☆、146
趙宴平的案子話本寫了十來頁, 認真看一遍都要花點功夫,念出來要用的時間就更長了。
他的用詞倒是簡單易懂,說的是有個商人家裡發生了命案, 知縣大人去查案, 從知縣大人進府開始描寫他見到的一些物件,到知縣大人對宅子裡一干主僕的審問, 一言一行都列了個清清楚楚。
等所有人都問完,知縣大人走到窗邊沉吟起來。
他的小廝上前問他可有眉目。
知縣大人點點頭,目光投向院子裡的一干主僕,最後定在了一人身上。
案子到這裡結束, 接下來就要讓眾人猜測誰是兇手。
席上坐著的臣子們面面相覷。
說真的, 今日宴席上的男客們幾乎都是官員,且是大官, 能坐到這個位置的官員腦袋沒有幾個笨的, 甚至也曾聽說過一些重大案件。但除了盧太公、刑部尚書或是大理寺的一些官員,沒有官員需要去推測兇手是誰, 平時的消遣書籍也從未讀到過這種, 如今又只能聽一遍, 還要在皇上面前答題, 大臣們都懵了。
有記性好的, 垂眸沉思起來。
記性不好的, 或是因為太緊張而沒能發揮正常記憶水平的, 這會兒純粹是濫竽充數故作沉思了, 一邊希望有聰明人快點解開案子結束他們的折磨,一邊暗暗地埋怨趙宴平, 送什麼禮物不好,非要整這套。
高公公唸完話本, 又將話本交給了淳慶帝。
淳慶帝掃眼低頭真猜或假猜的臣子們,笑了笑。
就在高公公念案子的時候,他已知曉了答案。
將話本子放在桌子上,淳慶帝開始觀察這些臣子,刑部尚書、大理寺卿蔡歧都恢復了正常神色,顯然已經知道了兇手,其他臣子們,也有兩三個面帶微笑,更多的仍然在絞盡腦汁,再看想出這故事的趙宴平,垂眸坐在遠處,白皙俊朗的臉竟然微微泛紅。
淳慶帝讓盧太公看。
盧太公早看見了,笑道:“他這案子編的倒是可以,只是文采不行,敘事幹乾巴巴,慚愧是應該的。”
淳慶帝道:“他是朝廷官員,又不是坐館的說書先生,有這份才思已屬難得,文采差些,算不上什麼。”
帝王老臣竊竊私語間,越來越多的官員都知道了兇手,有的是自己猜出來的,有的是從旁人口中打聽出來的,只是最先猜到的官員都沒有站出來領賞,其他官員更不會搶這個風頭。
就在這個時候,六歲的盧俊突然跳了起來,興奮地說他知道了!
盧太公驚訝地看向自己的曾孫。
小輩兒們都坐在後頭,便是想偷聽大人的答案也聽不到,這小子是真知道還是蒙的?
淳慶帝叫盧俊回答。
盧俊揚著腦袋,竟然真的說對了,盧太公問他是怎麼猜到的,盧俊也振振有詞,只是說完之後,他笑著看了眼身邊的孟昭。
孟昭眼觀鼻鼻觀心。
盧太公自然察覺了兩個孩子之間的貓膩,他有些失望,還以為曾孫只是調皮貪玩其實繼承了他的縝密心思,不過盧太公也很欣慰,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