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這口。”
朱大英聞言笑得更歡,“你家兩個小子都出了師,以後不怕沒肉吃。”
秀婆子瞬間臉色黯然,她道:“其實我不是很想讓兩兄弟當獵戶,他們爹是好運氣,一輩子有驚無險平安活到現在,可你瞅瞅周邊村子,哪有所有獵戶都這般好運,輕則摔斷了腿重則連屍骨都被野獸啃咬沒了。”
朱大英嘆氣,伸手拍著老姐妹安撫。
“其實你沒來我都打算找找你。”秀婆子道:“野豬賣出去再加上家裡存下的銀錢,能湊出幾兩來,我和孩子爹商量著要不乾脆把小兒子送去鎮上學門手藝活,就是一時拿不準該學什麼。”
朱大英微微蹙眉,搖了搖頭:“你家小兒都那麼大,有些遲。”
“那也沒辦法,之前銀子不夠,想送也送不了。”秀婆子嘆氣。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家家戶戶都有說不出的苦,朱大英倒是想幫幫老姐妹,只是她就嘴巴厲害,哪裡能說得清什麼手藝好。
不知為何,她突然將視線落在閨女身上,總覺得她有法子。
崔小云被盯得有些發毛,沒辦法只能開口:“嬸子,兩位哥哥對山裡很熟悉?”
“哪會不熟悉,他們兩兄弟從小就跟著跑山裡,整個村子就沒他們不熟悉的人。”秀婆子不明為何是小云開的口,不過也是從小看著小云長大,樂得和她說話:“不是我自誇,他們真是打獵的好手,如果不是太危險我也不會這般擔憂。”
崔小云聽著點了點頭,隨即道:“我之前在鎮上看到木匠村的人在收購木材,如果兩位哥哥不想打獵,倒是能去伐木,我爹說過木匠要的木材不進深山就能找到,兩位哥哥對山裡熟悉,應該更方便。”
秀婆子趕緊坐直身子:“當真?”
野獸一般都在深山,如果不進深山也不會有危險。
“真是真,不過伐的木頭處理起來有些麻煩。”崔小云說著,剛砍下的木頭不能直接賣掉,還要曬乾並做些處理,這樣的木材才能被收購。
“這……這該怎麼處理?”
朱大英打手一揮:“你忘記我男人是做什麼的?你們要真做這活,就讓他告訴你們怎麼弄。”
“那敢情好!”秀婆子大喜,只是喜過之後又有些提著心:“我去賣人家當真會收?”
這話就問到點子上了,如果是旁人木匠村的人自然不會收,伐木而已誰都會,暴曬處理也簡單,真要有錢掙誰都想掙這個錢。
所以木匠村確實要木材,而且要得不少,只是並不是所有人的木材都會收。
崔小云會提出來,僅僅是因為原先吉文給他們賣過好,先是問他們需不需要直接在他們那買木材,這樣也不用時不時上山去伐木,再暗示著說他們那裡也收購。
如果娘與秀嬸的關係好,真要拉他們一把,她也不是不願意做個拉線的中間人。
當然了,她現在可不會直接承諾,而是道:“那還得去問問才知。”
秀婆子咬了咬牙,她拉著小云的手就道:“小云,嬸子就給你交個底,嬸子家中還能拿出六兩銀子,這事你要替我辦妥,無論花了多少,這六兩嬸子都給你。”
簡單說,辦成事花了四五兩,秀婆子願意給六兩;花了一兩,她也願意給六兩。
朱大英咂舌:“你這手筆可真大,就不怕伐木沒打獵賺得多?”
秀婆子搖頭,“打獵就是掙得再多我都怕,可山腳山窩伐木不同,就算掙得少也無需時時擔憂他們沒命回來。”
她並未說,六兩銀子本是打算送小兒去當個學徒,可學徒想要出師最少幾年,這幾年不但要白做活,工錢是一文不給。
就算出了師,還不知道能不能有活。
所以還真不如給家中找個來錢的活,多賺少賺都是賺,總比一文不掙得好。更別說小云提起的這件事,家中三個漢子都不用去打獵,也無需她日日膽戰心驚了。
崔小云開口:“嬸子先別急,這事還得先去問問。”
“好好,那我就等你們訊息。”秀婆子知道著急也沒用,只能先等著,正好孩子爹回來再商量一番,給崔家包個大禮才是。
幾句話的功夫,等兩母女離開秀婆子家裡時,手裡多了一個籃子,裡面裝著先前秀婆子說的豬尾巴幾段蛇肉、還有一塊野豬肉。
“都說了不要,她還硬塞。”
朱大英嘴上唸叨著,心裡卻開心,比起那塊豬肉她更喜歡那根豬尾,和秀婆子交好後,每次她家裡男人獵到什麼獵物,尾巴都送給了她。
她轉頭問道:“小云,你先前說得事可靠譜?”
“自然。”崔小云點頭,說得比剛才要多:“吉文那確實要木材,我們在他那裡聘了那麼多人,真要開口他不會不同意。”
朱大英心裡有了底,“那就去問問。”
這麼多年的尾巴也不能白吃,能幫就幫一把。
第36章 (一更)
兩母女回到家, 屋子裡都沒人,想來兩妯娌都各自回了屋子。
朱大英將小云拉到身邊坐下,問道:“伐木的事你知道多少?都與我說說。”
崔小云沒打算藏著掖著,因為收購木材也算是他們作坊會接觸的事件,所以也有稍微打聽過,便道:“具體得看是什麼木頭, 如果是平常的那種做好處理, 大概一根能賣三十來文。”
朱大英蹙眉,聽著也不像是能掙錢的啊?
孃的神情崔小云一下子就看出來, 她輕笑道:“無非就是處理起來稍微麻煩點,卻是個無本買賣呢。”
她所說的木材並非又細又短的那種,最少都得雙手抱起來那麼長,高也得十幾米往上。
砍起來費力、扛下山同樣費力,還得尋個地方放置暴曬再經過處理。
說白了,賺得就是個辛苦錢,但總好過秀嬸說得被野獸吃了。
“你說得也是。”朱大英點了點頭, “一根三十文,每日總能砍到兩根吧, 一個月下來也有……”
掰著手指頭算了算, 朱大英猛地睜大眼:“哦豁, 幾乎能有二兩銀子呢。”
不算不知道,這個買賣絕對做得啊,如果不是家裡有個作坊在,她都想去伐木了。
“哪有這麼多。”崔小云啼笑皆非, “一根木頭就能做不少傢什,吉文那裡要不了這麼多,最多一個月十來根。”
“那就是三百來文?”
三百文放在以前算是不少,可朱大英近段日子是見識多了,難免有些覺得少。
“木頭三百文,可如果秀嬸家的人稍微活絡點,可不僅僅能接到伐木的活。”崔小云緩聲道。
雖然沒去了解過,可想想就知道一個村子全民為匠,在這個小地方有那麼多木活要做嗎?自然不可能,木匠村主要做得物什絕對不是銷售在這片小地方,而是有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