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504、詭計:內心的無奈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儒家的內部爭論一直喋喋不休,比如眾所周知的理學和心學之爭,當初理學代表朱熹,心學代表陸九淵,二人曾在鵝湖有過一次大辯論。到在今時今日,新儒家提倡的思想也和原來有所不同,只是儒學正值衰微之際,李克定思考的是如何復興儒學,對內部的不同派別便不曾仔細思量過。

嶽如盈發出了派別之說的疑問,讓李克定心頭為之一震。

他不得不實事求是,這也是聖人的教誨,說道:“當然分派別了。自從孔子死後,儒分八派,他們都是孔子的親傳弟子,尚且對孔子的思想,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更何況後世之人離孔子越發遙遠,又怎麼能沒有分歧,不起爭論。有分歧,有爭論,自然就會形成派別,這是不爭的事實,儒家亦然。”

大道至簡,雖然在這個問題上,李克定屬於乍一面對,但他幾乎不用思考,已然醍醐灌頂,回答的很是順暢。

嶽如盈迴應道:“這就是了嘛!只要有人,就會有不同的思想;有不同的思想,就會有不同的派別。”

她雖然年紀輕起,卻似看透了人心,參透了世事,娓娓說道,“克定,不單單是儒家分派別,現在你應該能夠理解了,我們理想國的一眾臣僚,也分成了幾派。身為理想國的女王,我每天想的,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如何平衡各派的利益。我非常清楚,他們不是機器,而是活生生的人,有著各自的思想,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把他們的思想完全統一,把他們的利益完全統一。儘管我用理想國的藍圖,給他們描繪出了美好前景,讓他們照此去實現。我也經常諄諄告誡他們,要著眼長遠,不要計較一時之得失,大家齊心協力,共建萬世之功。但他們依舊為了眼前的利益,生出得失之心。人一旦有了得失之心,就會有所憂患,所謂患得患失嘛,所以他們早就自覺或不自覺的分成了幾派,我為了不被他們左右,不得不在平衡中尋求我的主動,別看我擔負著蓮花妃子的美譽,享受著蓮花妃子的尊榮,其實也很艱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