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百六十七章 封爵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陳矩一看萬曆的臉色陰晴不定,顯得十分糾結矛盾,便小聲建議道:“聖上不妨給他些有名無實的封賞,這樣既不會讓他繼續坐大,成為朝廷之患,也能籠絡他,讓他以為聖上對他恩寵依舊,不會急著造反,等聖上騰出手來再收拾他不遲……”

“有名無實的封賞?”萬曆皇帝眉毛一揚,心中一動,有了主意,揮了揮手道:“有了!

廠臣,你替朕擬旨吧,郭致遠大敗倭寇,壯我大明國威,於國有功,封其為四等伯爵,封號東蕃,也算對得起他了,其他擴充兵額,建造船廠等請求一概不準!……”

陳矩一聽就愣住了,要知道明朝對於爵位的封賞是非常嚴格的,一般來說只有宗室和立下大功的外戚才能封爵,整個明朝因功封爵的文官只有三位,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大名鼎鼎的王陽明瞭,王陽明的功績自不必說,其餘兩位王驥、王越普通人可能不熟悉,但在明朝也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王驥為明英宗時期兵部尚書,當時蒙古瓦剌部進犯大明邊境,兵部侍郎(兵部二把手)柴車、徐晞等人前往邊塞抵禦敵軍,但都沒有成效,不得已情況下,王驥只能自己出馬,親任督軍,60歲高齡出塞,然後一舉平亂。後又平定麓川宣慰使思任發的叛亂,獲封靖遠伯,成為明朝第一個因功封爵的文官。

和王陽明、王驥相比,另一位封爵的文官王越活躍在戰場之上的時間是最長的,從成化三年(1467年)起贊理軍務,到成化八年開始總督軍務,到弘治十年復起重掌兵事,王越主導了紅鹽池之戰、威寧海之戰、延綏大捷、賀蘭山之戰等重大戰役,三次出塞,身經十幾戰,收復了河套地區,可謂功勳累累,並被授予威寧伯。(注:明朝的爵位制度和我們熟悉的其他朝代公、候、伯、子男封爵等級劃分略有不同,只有公、候、伯三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