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剛送走袁青杞,智現又來求見,這次讓張玄機迴避,徐佑在客房招待他,兩人簡單聊了幾句,智現也不兜圈子,獻上日前寫就的經論疏義,道:“大毗婆沙,弟子近來研讀《華嚴經》,略有感悟,倉促而成《華嚴止觀》五卷,這是首卷,還望大毗婆沙不吝斧正!”
徐佑肅然雙手接過,這是對道的尊重,不管喜不喜歡。他看著封面寫著的四個大字,華嚴不用多說,止觀這兩字,也是大有來歷。
止在佛語裡叫做“奢摩他”,觀在佛語裡叫做“毗缽舍那”,關於止觀的解釋有很多,最可靠的是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的論斷:止,一心專注某一所緣,乃至於剎那散亂也沒有;觀,以正理抉擇所知法,乃至能直觀認知。
止觀,簡而言之,大乘無量三摩地均源於止,大乘功德均源於觀,這是修行至高法!
智現敢以“止觀”來命名這卷疏義,可想而知,他的野心有多大。
欲成大事,最不怕的就是合作伙伴有野心。
只有足夠的野心,才能帶來足夠大的利益,智現若不能上位,徐佑扶持他又有什麼價值呢?
佛門現在的局面,六家七宗傷而不死,漸漸復甦,竺無漏靠著本無宗的雄厚家底和數十年來的龐大影響力還在艱難維持著在佛門的半主導地位,而徐佑則授予智現《華嚴經》,讓他別出蹊徑,另覓法界,和竺無漏分庭抗禮,終於到今日瓜熟蒂落,大功告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