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98

熱門小說推薦

,她希望他們能夠拿下村東頭的一塊山地,以及村北頭靠近大路的一塊四級土地。

秦蕭雖然疑惑陳曦為什麼選擇了兩塊根本沒有人相中的土地,但秦蕭明白陳曦一定有她的打算,他也沒有多問,便按照陳曦的想法執行了。

由於家庭聯產承包制,每家每戶能夠分得的土地面積是按照各家各戶的人頭以及土地的等級綜合核算的。

秦家祖孫三代一共七口人,再加上陳曦選擇的兩塊土地,等級都非常低,所以綜合核算下來,秦家分得了村北頭靠近大路的4畝四級土地,以及村東頭的20畝山地。

土地分完之後,秦蕭和陳曦便準備回京了,臨行前秦蕭問了所有曾經對他們家有過幫助的叔叔嬸子們,他們家裡的後生,願不願意跟他去城裡工作。

有的人年輕氣盛,自然想去城裡闖蕩,開開眼界,有的人則已經結婚生子,只想老老實實的種地,過安穩日子。

人各有志,秦蕭也不會強求,他此番作為,一是為了回報鄉里鄉親曾經對他們家的幫助之德,二是為了回饋村裡,讓更多的年輕後生可以走出農村,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

秦蕭的這一舉動,竟然直接拉動了一個11人的隊伍,而且都是一些年輕力壯的幹活好手。

秦蕭跟他們約定好,等到夏天的時候,他會回村帶他們一起到申城工作,然後便跟陳曦踏上了回程的路。

回京的火車上,秦蕭終於問出了他心裡的疑惑,為什麼陳曦偏偏要選擇那兩塊看起來毫無用處的土地呢?

陳曦給出的回答是,因為這兩塊土地最具有投資價值。

比如村北頭臨近大路的那塊土地很可能被徵用去修路,村東頭的山地,天然景緻,山光水色,也很可能在未來被租賃或是買賣。

陳曦一頓胡亂解釋,她當然不會告訴秦蕭,西塘村的未來發展很好,村北頭的大路在九十年代初便修建了公路,而她選中的那塊地,將來會被國家徵用,修建一個加油站。

而自從西塘村北邊修建了公路之後,西塘村跟外界的接觸便多了起來,九十年代後期旅遊業漸漸興起,西塘村由於山清水秀,環境宜人,很快便被一個歸國華僑相中,投資建造了一個小型的度假山莊,而陳曦選擇的那塊山地所在的位置,正是度假山莊的核心位置。

這些細節陳曦當然無法跟秦蕭具體言明,她只是認為,土地是白來了,未來的錢也是白來了,不要白不要。

雖然這兩塊土地現在看來毫無用處,但閒著就好,畢竟遲早會派上用場的。

陳曦毫不在意去蹲一個長期的回報,因為這可是實實在在的無本的投資啊!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8-18 00:23:24~2020-08-19 02:19:4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猶瀅 2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 67 章

1982年3月, 陳曦和秦蕭從老家回到京城,陳曦便開始了她研究生的學習生涯,每天跟著老師呂琳做學術, 搞學問, 忙得不亦樂乎。

而秦蕭呢!在京城呆了沒兩天,便帶著楊大志和宋弘光一起去申城實地考察“安寧商貿城”的專案了,同行的還有他們的老師兼專案顧問, 建築學家呂鴻卓老先生。

盧鴻卓是在恢復高考這一年, 才受聘於京城土木建築工程學院任教的,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 在他執教的第一屆學生裡便收到了三名得意弟子,按照入門順序,正是秦蕭、楊大志和宋弘光。

秦蕭三人在大學畢業後, 都沒有接受學校的分配,進入城建部門工作,而是選擇了在實踐中繼續深造。

恰逢大四一年時間, 楊大志和宋弘光一直都在協助秦蕭設計“安寧商貿城”的專案, 畢業之後, 他們二人又接到了秦蕭遞來的橄欖枝,邀請他們跟他一起完成“安寧商貿城”的建設。

楊大志和宋弘光剛剛畢業, 正是充滿激情,充滿抱負的年紀,當他們得知,他們竟然有機會把自己的設計理念落成實際的時候, 他們無法拒絕這種誘惑,當即便決定要跟秦蕭一起到申城去,做出一番成績。

呂鴻卓對此自然萬分支援, 他從來都認為,土木建築這一專業就是要透過不斷的實踐,才能有機會實現自身的價值。

想當年他年輕的時候,不也是專注實踐、腳踏實地,才獲得了後來的成就嗎?

只不過他現在年紀大了,力有不濟,才不得不從一線上退了下來,受聘於京城土木建築工程學院,為國家培養人才。

但他真是沒想到哇!僅僅是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學生,就讓他遇到了三個如此優秀的好苗子。

更重要的是,這幾個好苗子,不僅肯鑽研肯努力,還足夠幸運,在他們剛剛畢業的時候,就得到了如此實踐的機會,呂鴻卓知道,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秦蕭有一個既支援他事業又有經濟實力的妻子。

幾人在申城進行了進一步的實地考察之後,呂鴻卓給秦蕭三人提供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之後又給他們推薦幾名建築施工方面的技術型人才,便返回了京城。

秦蕭三人則留在申城,先是聯絡了老師推薦的幾名技術型人才,後又在申城招兵買馬。

前期的資金,都是由陳曦來提供的,而後續的資金,則考慮在申城當地申請貸款。

1982年6月,秦蕭回了一趟西塘村,帶著西塘村準備跟他一起闖事業的十幾個壯小夥子回到了申城,萬事俱備,“安寧商貿城”擇吉日,正式開始動工。

將時間線扯回到1982年3月,陳曦潛心學術,跟著老師呂琳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便發表了一遍學術論文,接著,她又不得不請假回申城一趟。

因為,她的好友兼閨蜜,趙英蘭,要在1982年5月,結婚了。

1982年1月,趙英蘭大學畢業後,按照常規,法律系的畢業生,會優先分配到當地或原籍的公檢法部門工作。

而趙英蘭的男朋友蔣恆,也在同時畢業,作為經濟學的畢業生,蔣恆卻希望能夠去鵬城特區闖一番事業。

這幾年間,趙英蘭早就見過了蔣恆的父母家人,也詳細闡明瞭她跟她的父母家人的特殊情況。

蔣恆的父母都是明理之人,他們認準了趙英蘭這個人,對她的家庭情況不以為意,也不反對她跟蔣恆交往。

所以,大學畢業後,正是趙英蘭和蔣恆談婚論嫁的時候,他們怎麼想在這個時候分隔兩地呢?

趙英蘭對工作的地點並不挑剔,於是她便跟她的老師申請,看看能不能推薦她去鵬城工作。

此時的鵬城,正值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