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臨床的,心肺復甦都不熟練怎麼行。”
“而且還可以借這個機會向更多人科普什麼是心肺復甦,怎麼做心肺復甦,有時候,只是幾秒鐘的及時救助,就能挽救住一條生命。”
他抱人的姿勢很彆扭,至少江汨羅沒有覺得舒服,但她沒有掙開,而是也微微側了一下身,把頭靠在他肩膀上,“你說得很有道理,車子什麼的,我來幫你罷?”
“啊,還有,如果遇到下雨天,或者冬天太冷了,可以到廣場旁邊的商場一樓進行,那是楊家的產業,我去和楊旭談。”
她說這兩句話的時候,眼睛亮晶晶的,閃爍著認真的光芒,沈延卿望著她的眼,有瞬間的失神,彷彿什麼都看不見聽不見,所有的感官都被她填滿了似的。
“阿羅......”他擁著她,喟嘆出聲,“謝謝你。”
江汨羅這時終於覺得這個姿勢的不適已經不能忍受了,拍拍他的背,示意他起來,然後按下內線電話把秘書叫進來。
龐文武給她安排的秘書是個長相很秀氣的小帥哥,今年剛畢業,原本江汨羅對他不抱什麼希望,但也不在意,反正她在這兒也做不了什麼事,吉祥物罷了。
但這些日子看下來,工作能力還不錯,而且嘴巴夠嚴實,為人處世都很有分寸,江汨羅開始交給他一些事情做,基本就是幫她跑跑腿之類的,慢慢開始覺得有秘書真好:)
“小楊,你去幫我找一輛大巴,能坐二三十個人的,順便找個能開大巴的司機。”她簡單交代道。
楊秘書也沒問她要車是做什麼的,點頭應了聲好的,就轉身出去了,貼心的幫她把門也關上。
不到半個小時,他就又進來了,“江小姐,車子和司機已經找好了,您是什麼時候要用?”
他以為江汨羅是要組織人出去玩,誰知道她卻問那位沈先生:“你們什麼時候開始上課?”
沈延卿點了下頭,“下週一。”
說著又看了過來,“楊秘書,麻煩你幫我告訴司機師傅,是從下週開始到十二月底,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具體到哪天我還不是很清楚,要看學校的教學安排,有些辛苦,工資方面......”
他剛說到這裡,楊秘書就立刻接過話頭道:“龐經理說工資的事他會安排好,抽調的司機是會所原本的員工。”
沈延卿愣了一下,隨即很坦然的接受了這份示好,“替我多謝龐經理。”
楊秘書彙報完工作,把人帶來讓江汨羅和沈延卿看過,就又出去了,江汨羅坐在大班椅上,給楊旭掛電話。
可能是最近杜氏正值多事之秋,受“質量門”事件影響,杜氏的股價震盪起伏不小,出現了唱衰的聲音,這讓投資者跟合作方的信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楊氏也不例外,作為負責人的楊旭幾次被董事局的老古板們追問,不勝其煩。
況且他也不敢肯定這步棋是對是錯,他承認這個方案的發展潛力很不錯,但他總覺得何固熙最近表現出來的態度,有點耐人尋味,似乎不像之前剛接觸時那麼積極了。
“江小姐,最近......”他斟酌著語句,想從江汨羅這兒問出點什麼來,“何總最近好像很忙?”
江汨羅笑了聲,打太極道:“大小是個總裁,忙也是應該的,您不也忙麼。”
楊旭苦笑,“你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主要是董事會那些個老人,你不知道有多煩人,天天逮著我問,都給我問煩了,所以這不是跟你打聽打點訊息麼。”
“我能有什麼訊息,楊總您又不是不知道,我可不管公司的事,最近杜氏事多,我都好幾天沒見過我姥爺跟我哥了,哪兒來的訊息哇。”江汨羅順著他的話也開始吐槽。
“您與其問我,還不如直接點去問我哥呢。”
楊旭原先也沒抱很大希望能從她這裡得到太多訊息,聞言又笑了聲,道:“我這不是想跟你先問問何總是不是有什麼困難麼,你知道的,有時候男人的自尊心啊......”
江汨羅嘁了聲,“那您可放心吧,我哥沒困難,倒是我有個難題想求您幫著解決一下。”
“你說說看。”楊旭為人謹慎,沒有一開口就大包大攬說沒問題。
江汨羅道:“不是大事,就是想跟您借個場地用個把兩個月。”
她將沈延卿的打算告訴他之後,那邊的人立刻一口答應下來,還問:“需不需要我們在商場裡幫忙宣傳一下?這畢竟是大好事啊,多一個人看到,急救復甦的普及率就高一點。”
江汨羅這時看了眼沈延卿,見他點頭,便道:“那就多謝楊總了,在商場門口貼個海報就是了,海報我明天做好讓人給您送去?”
“行,你直接聯絡那邊的劉經理,我把你電話給她,她會跟你聯絡的。”楊旭爽快道。
他也是真的很忙,說完之後就要掛電話了,在他結束通話之前,江汨羅又叫了聲楊總,“福禍相依,誰也說不準眼前的好事會不會有隱患,眼前的困境會不會明天就有轉機,還是耐心最要緊,您說是罷?”
楊瑞本來平緩的心跳在聽見這句話時猛跳幾下,“江小姐,你的意思是......”
“我能有什麼意思,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不是大家都懂的麼。”江汨羅打斷他的話,說了聲再見,就掛了電話。
楊旭回頭越想越覺得江汨羅話裡有話,想了想,叫來大秘,讓他安排人私底下去查一下杜氏最近的動向,多少求個心安。
“你怎麼這麼促狹,明知道屆時會有人給他透口風的。”沈延卿等江汨羅掛了電話,才有些哭笑不得的說了她一句。
江汨羅搖搖頭,振振有詞,“我這是提前給他打預防針,是為了他好。”
楊家真是走狗屎運,要不是碰上是杜家出事,為了維護市場穩定不好動楊家,說不定也要趁機查一查。
沈延卿這邊的事很開就安排好了,聽說他要帶著學生出去擺攤做急救知識科普,科室好些個醫生都說有空的話一定到場幫忙,尤其是科裡的實習生規培生,自告奮勇要去幫他帶師弟師妹。
楊敏開玩笑道:“你們不要去了之後一大堆錯誤,比他們還不如,誰要是這樣的,不給出科啊。”
在心外遇到大搶救的機會比內科要多些,入科培訓裡就有心肺復甦的內容,要是做得還比不上大三剛學的學生,就太不應該了。
沈延卿笑笑,叫了聲李樂,這是他這個月帶的規培生,莊娜九月底出科了。
“下午下班你和我一起過去,當一下助教。”
李樂用食指推了一下眼鏡,慢吞吞的應聲好,他雖是個慢性子,也沉默寡言,但工作倒很認真,學習也很刻苦,沈延卿對他還算滿意。
說起來他和江汨羅也是湊巧了,都是一開始對新來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