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見眾人贊同,那周先生又說道:“那惡僕雖然可惡,但那縱僕行兇的主家才是那更惡之人!”
有學子反駁道:“那主家也不過是被矇蔽了罷了,若有人告知,當也是能醒悟過來的。”
這話引得周圍人一片贊同,周先生卻似不以為然:“這主家顧念昔日恩情本無可厚非,但他錯就錯在一味輕信惡僕,被惡僕三言兩語的奉承就迷暈了心智,明明是自己的產業卻不時時督查,放縱小人,白白斷送了自己大好的基業。就如同那兩種官員,雖說可惡,但若是當今聖人能夠明察秋毫,不任人唯親,善用賢才,那這種動搖國本的人又怎麼會出現!”
周先生的言辭犀利,甚至明指元嘉帝的不是,只是他這番言論竟然還得到了大多數學子的贊同。
大周朝的文風鼎盛,學子的言行只要不涉及不利於王朝統治的言論,在這方面管理的倒是挺寬鬆,在茶館詩社等地倒是經常能夠聽見學子侃侃而談議論朝事或者官員德行的聲音,有些名士的言論甚至能夠影響到一些朝政決策。
這也是當初六皇子一心想要在文人中博個好名聲的主要原因。
只是周先生這言論明晃晃的指責元嘉帝的不是,倒是讓元嘉帝聽的心生不滿。這人竟然指摘他的不是,若不是在外頭,他一準就將這大放厥詞的狂妄之徒給抓起來。
元嘉帝正生著氣,卻聽見下面有學子議論道:“你說周先生這一番言論是不是意有所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