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魏王六年五月中旬,以奉陽君李兌為統帥的趙、魏、韓、齊、燕五**隊,在集結於宜陽之後,徐徐朝著秦國的函谷關進發。
而蒙仲作為聯軍的前軍大將,由他率領約五萬魏軍先行,目的即為其餘四國聯軍掃平障礙,使聯軍能一口氣將戰線推進至函谷關外。
記得伊闕之戰後,蒙仲也曾跟著暴鳶一路攻打至函谷關外,當然,當時魏韓聯軍根本不具備進攻函谷關的能力,兩**隊跑到函谷關外,純粹就是向秦國示威,正因為如此,當時被調任函谷關的秦國老將司馬錯乾脆就沒有搭理聯軍,放任魏韓聯軍在關外耀武揚威了一陣,繼而又看著他們撤離,並未再發生任何衝突。
跟上回前往函谷關的路線一樣,這次蒙仲從宜陽出發後,也是朝著澠池而行,繼而繞過崤山,向西行軍至
三門峽一帶。
關於三門峽,此地有上古時期留下的傳說,相傳是大禹治水的時候,曾揮動神斧將此地的高山劈成“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引大河之水滔滔向東,因此稱之為三門峽。
從三門峽以南的陸路上,蒙仲率領魏軍進入崤函之地,說白了,即進入了函谷關的守備區域。
此時魏軍的行軍路線,右邊是滾滾的大河,左邊是高聳的崤山,唯獨中間一條要道,有進無退,正因為如此,軍中的將領們紛紛提高了戒備,以免遭到秦軍的伏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