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86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楚人做事,一向慢吞吞的,說是要攻擊我南郡,我們如果千里迢迢去那裡,他又改其它地方,這個讓我們很難受。現在和楚國交界的郡就有五個,防不勝防!”秦王首先說道。

“楚國的土地兵源大都在昭、屈、景、項四家貴族手中,他們平時也相互觀望、牽制。要集結二十萬兵馬糧食要好幾個月後的事了!我們不如先下手為強,以攻代守。一路由穎川郡攻入陳城再向東攻打泗水,另一路由鉅鹿南下先攻魏國陶邑再攻入楚國薛城再向南打泗水,教訓他們一下,再派使者去威脅一下,逼楚王立下盟約。春天時就可以放心掉頭攻打魏國了!”尉繚說道。

“末將願意領騎軍五萬先攻陶邑再打薛城、泗水。”王賁說道。

“王上,未將也願意帶五萬軍由穎川攻陳城、泗水城。”黑山說道。

秦王沉思片刻,說道:“可以,但你們兩個要對調一下!王賁剛剛回咸陽家門未,不宜立刻出去。你調函谷、三川之兵攻打陳城,在泗水和黑山會師後,你就可以掉頭滅魏。黑山將軍從鉅鹿調五萬精銳南下,攻打魏國的陶邑和楚國的薛城、泗水城後返回到陶邑。寡人要你釘在陶邑。陶邑不僅是天下商都,也是未來幾年攻齊、楚的基地。”

“諾!”黑山和王賁同時應道。

“陶邑,我對不起我的父親啊!”尉繚嘆息道。

陶邑,有一段故事和尉繚的父親信陵君有關係。陶邑曾經是宋國都。春秋戰國社會大變革,商品經濟的空前活躍,使得陶邑的區位交通優勢充分發揮了作用,迅速發展成為諸侯國間商品交易的中心城,漢朝司馬遷譽之“天下之中”。陶邑位於菏、濟水系交通要道,自陶邑西溯濟、河而上可達秦、晉;順濟水而下,能抵齊國都城臨淄;東經菏、泗、淮可到南方的吳、楚地區。春秋時期開鑿的大野澤運河,更使陶邑水運條件錦上添花。戰國時期,陶邑成為合縱連橫必爭的“午道”。爭戰的目的是為了兼併城市和土地,繁榮的陶邑不可避免地要引起諸侯間的爭奪。公元前286年,齊湣王發動合縱戰爭,齊、楚、魏滅宋,三分其地,齊國得到陶邑。公元前284年,燕、韓、趙、魏、秦五國連橫攻齊,秦國首先攻取了陶邑,並把它作為秦相魏冉的封邑。魏冉死後,秦設陶郡,這個時候陶郡成了遠離秦國本土的一塊飛地。公元前254年,信陵君竊符救趙,擊退秦國,同時從秦國手中攻佔了陶郡,又改名為陶邑。今天信陵君之子尉繚又出謀劃策讓秦軍攻佔陶邑。所以尉繚才有此一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