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524章 所謂“問題”與“主義”的論爭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而且,所謂的胡適《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在當時引發新文化運動中的一場大論戰,也不是事實,而是後來之人地炒作。

對胡適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確是有爭論的。

他文章發表後,第一個迴應的是藍公武,第二個迴應的是李大釗。

藍公武批評胡適“有幾分武斷”且“因噎廢食”,力挺“主義好像航海的羅盤針,或是燈臺上的照海燈”。

1919年7月24日,《國民公報》開始發表藍公武《問題與主義》一文,至7月31日刊載完畢。8月3日,《每週評論》第33號摘要發表了這篇文章。

藍公武當時是梁啟超研究系(憲法研究會)的重要成員,1917年7月接任《國民公報》社長,在鼓吹研究系政治主張的同時,宣傳新思潮。

藍公武文章從問題的性質、主義學說的性質、方法等方面,比較系統地批評了胡適的觀點。談到問題的性質及其解決的方法,藍公武認為,“凡是構成一個問題,必定是社會生活上遇著了一種困難”,問題的性質很複雜,解決問題的方法自然不能一樣。要解決問題,“全靠與這問題有關係的人自動的起來解決”,所以,必須宣傳這個問題的意義和理論根據,引起人們反思而成為“問題”,才能接受我們提出的解決方法。

關於主義的性質,藍公武認為,“主義是多數人共同行動的標準,或是對於某種問題的趨向或是態度”,並作了恰如其分的比喻,“主義好像航海的羅盤針,或是燈臺上的照海燈”。他還說:“理想乃主義最重要部分”。怎樣認識方法和主義之間的關係?藍公武認為,主義與方法是目標與路徑的關係,實行主義可以有種種方法,有的方法甚至可能互相沖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