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507章 胡適與《新青年》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在胡適畢業之前,他在國內已經“暴得大名”。主要起因是1917年1月1日,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在《新青年》上發表。

《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和中國現代文學和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二次革命”失敗後中國時局變化使陳獨秀深受刺激,他認為在中國搞政治革命沒有意義,而欲“救中國、建共和,首先得進行思想革命”。經過努力,上海群益書社應允發行由陳主編的《青年雜誌》。

該刊於915年9月15日創刊﹐陳獨秀主編。6期為一卷。第1卷名《青年雜誌》。陳獨秀所寫的發刊詞《敬告青年》是該刊的綱領性文章。該文開明宗義指出“人權說”“生物進化論”、“社會主義”這三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徵,要實現這社會改革的三事,關鍵在於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覺悟和觀念更新。他勉勵青年崇尚自由、進步、科學,要有世界眼光,要講求實行和進取。他總結近代歐洲強盛的原因,認為人權和科學是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兩個車輪。從而首先在中國高舉起科學與民主兩面大旗。《新青年》的創刊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敬告青年》一文則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宣言書。

遠在大洋彼岸的胡適,怎麼會在陳獨秀的《新青年》發表這樣的文章呢?

在民國初年,有一個組織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同鄉會,以及遍佈各地的同鄉會館。胡適和陳獨秀都是安徽人,一個是安徽懷寧(今天的安慶)人,一個是安徽績溪人。同鄉是很容易建立起聯絡並相互幫襯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